人的时间有限。或者说,人的时间很少。少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这一天就过完了。
人总是想得到更多,这是欲望。这个社会上的资源是稀缺的,而人总是想得到更多,这是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之下,有些人确实可以做到尽可能得到更多,有些人却做不到。
我就是那个做不到的。起码,我认为,现在是这样。
不光资源是稀缺的,时间也是稀缺的,精力也是稀缺的。想要的很多,却要面临种种稀缺。这种矛盾可能就是所谓的:人人生而自由,但枷锁无处不在。
每一个独立的成年人都要赚钱养活自己,进而赚钱养家。这样就有了一个现实:每个人都要干活,都要做事。
那么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这些做事之间的区别。去分析这种区别不是我想要的。我想阐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人干活多,做事多,所以收获多;有些人干活少,做事少,所以收获少。
如果我惟结果是从,我想收获的更多,那么我就需要干活更多,做事更多。
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就是:凡事都是想得美,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包括写这篇作文也是。写之前,觉得自己肯定文思如涌,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写出来不费事。但真写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要么就是无话可说,要么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自己事先想的只是一些片段而已,只是那么一点点片段。而要想架构起一篇文章,需要很多东西,这些是事先仅仅想一点片段时所没有预料到的。
而更可怕的事情是,如果自己仅仅因为事先想到一些片段就洋洋自得、目空一切。反而会阻碍自己对接下来事情的把握。
当我真正写这篇作文时,我开始面对这些问题:我想表达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写给谁看?想达到什么结果?我怎么表达?
不仅仅有这样,甚至还包括:最终我要不要发布出去?如果我发布出去,我要到哪里去发布?
这些都不是事先哪一点片段所能包含的,然而这些才是这个作文真正的重点。
也就是说,自己在事先想那些片段的碎片,其实根本不是重点和难点。如果自己没有真正试图去写一篇作文,这些重点和难点,自己根本就没有遇到。没有遇到这些重点和难点,自己更不可能事先想到。
自己事先想的那些片段、那些碎片,根本就不是重点和难点。
在自己没有遇到、没有想到重点和难点的情况下,因为想到一些片段就沾沾自喜,这是十分幼稚的。
这时我似乎听到了“儿得矣,儿得矣”……
最可怕的是,因为自己仅仅想到一些片段就沾沾自喜,“欣欣然”,“儿得矣,儿得矣”,反而会阻碍自己去面对真正的困难,会阻碍自己去直面重点和难点。
对于这篇作文而言,最终的结果是,这篇作文根本就没有写出来,仅仅停留在那几个碎片的幻觉之中。如果是换做事情的话,那么整件事情,自己根本就没有做。
自己在现实中一无所有,却幻想着自己会拥有整个世界。
然而世界会戳穿一个人全部的幻想。
真正的人生从幻想破灭之时开始。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生存也好,人总要做一些事情。
事情不在于多,也不在于听起来有多么宏大,而在于把一件事做好。准确的说,把一件事情“落实”。
怎么才叫把一件事情做好?完美永远不存在,把事情做完整才算好。如果一件事做的不完整,这连最起码的实现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完美。
虽然完整并不意味着完美,但是不完整一定是不完美。其实,从来都没有完美的事情,更没有完美的人生。
我总是幻想着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结果很少做好几件完整的事情,甚至一件都没有。幻想着自己如何拥有全世界,不如在现实中真正抓住一条鱼。
我对自己的分析就是:铺的面很广,想的很牛逼,口气很大。但真做起来,虎头蛇尾,最终不了了之。这种情况,就叫“穷忙”。自己折腾的也够呛,但最终的结果是自己一无所有。
如果连一件完整的事情都没有做到,所谓的梦想不过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既然这样,那就不要想着完美,要想着完整。
当自己意识到自己要完整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更不容易放弃。人总是会自己欺骗自己。选择了逃避、放弃,不会自己跟自己说是放弃。而是,欺骗自己说:我还可以选择别的。真遇到别的事情,同样的动作又做了一遍。如此,周而复始。
所以,一开始就要意识到自己要完整地做一件事情。既然要做,那就做完整。做好是一个无法度量的概念。做到完美、做到极致,更是他妈的连想都想不明白。
做事情,都是想的容易,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动手做之前,想着:不就是那么回事嘛,肯定没问题的啦。于是自信爆棚,定下一些超人计划。中间还不会忘记一定要走神、一定要拖延。结果在事情进行中,碰到了麻烦,自己压根就没有心理准备。
没有准备,没有坚持。最终,草草放弃。
当然,还能给自己找到借口:还有下一次,还有以后。
下一次还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
周而复始,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从来不试图做一件完整的事情,结果就是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既然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那么自己自然是一无所有。
写下这篇作文,告诉自己:我要完整地做一件事情。
就像这篇作文一样,不完美,但起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