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复盘观点:行为/决策的差异往往因为认知的差异,想要缩小结果的差异需要逐渐的缩小认知差异。
这个月的工作,愈发深的体会到,所有在产品上看到的差异基本都是因为产品团队人员认知的差异引起的(产品经理的认知影响产品架构、规划、解决方案;设计的认知影响产品整体风格;开发的认知影响技术方案与响应效果;运营的认知影响推广渠道和口碑等)
其他职能同学的认知可以如何划分我暂时没有答案,但在产品层面,我认为产品经理的认知可以分为三部分:业务认知、关联业务认知、人性认知。
①要做好一件具体的产品,首先要有足够的业务认知,让用户在流程和场景上首先能够满足,针对用户的需求能用安全性有保证的情况下最简单、最符合用户实际场景的流程来呈现。
②有了基础业务的认知后,需要关联业务(比如技术上、设计上的知识点)的认知,相同的目标能尝试采用最优化的技术方案,最优美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因为许多技术方案或设计方案最终需要产品来做辅助决策,这就需要TA具备对应的关联业务认知来让自己做决策时有坚定的理由)
③基于前两者,一个能满足需求且视觉与响应效果都OK的产品基本可以形成,加分项就是产品经理对人性的认知,如果产品对“用户群体”的认知足够深(比如知道他们哪些点想偷懒,哪些点想被放大,哪些内容可能让他们有面子等等),把同样的一个功能做到体验最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与预期结果,就可以超过许多同类竞品了。
业务、场景关联很强的产品(比如快递、购物、外卖、出行、旅游、直播等等),和一些情怀、小资产品不同,它最首要的点是业务的流畅跑通,必须要深入到业务层面,了解整个场景是如何发生,场景中的各个细节和重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才有可能构造一套合理的流程让用户去用你的产品达成他们的目的。设计的美观与否或交互的体验如何那都是加分项非必须项了。所以来公司的第1、2个月在了解了整体业务形态,重新调整自己的产品观念以后,开始深入理解业务关联的这部分人群,他们的使用场景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在没有使用产品前是如何用他们的方式达成需求的,他们的方式中哪些是重要因素等等。
在业务类竞品已经存在且业务目的相同的情况下,想要进行超车,最合适的切入点一定不是交互、视觉上的超越,而是业务细节上去突破,找到竞争对手在满足业务上有没有薄弱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相对重要,那么去尽可能的优化这个环节。这时候就需要你对业务的认知足够深入。
因此,不管业务上也好,知识点上也好,人性上也好,认知足够丰富的情况下,你就有越多的辅助论断来帮助你做更可能正确的决策,来不断的往你想要实现的目标靠近。自己在这一阶段,努力去缩小认知差异吧~
一个分割线:0516补上一个关于认知的想法,因为自己对“认知”这件事的梳理,开始清晰的理解了为什么许多产品岗位希望招的是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人,因为在快速适应期,认知比能力发挥的作用肉眼可见的大,不过只要能力够强,能够快速搭建完整的正确认知,也是可以赶上的~只是短阶工作或者着急的工作中,认知的优势往往比能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