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新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学理论主要是以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理念。这种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过程而形成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显然桎梏着当代教学实践与理想。
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而是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教学不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是成为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二.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等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课程秉持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和人的生成的完整性。
从“人的存在”的角度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从“人的生成”的角度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三.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教学变革需要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种基本要素出发,主要路径就是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断创设一种润泽的教学图景。
1.教师的教学创新
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和教学觉醒,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要有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教师要使教学从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行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空间。教师生活应该得以重塑,教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教学中应追求自我与自我的相遇,师生都真诚地展示自我。
2.学生的学习革命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重建“学习”概念,树立一种新的学习观:建构客观世界之意义的“认知性实践”,建构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实践”,探索自身模式的“伦理性实践”,即“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新课程倡导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搭建了平台。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具有无尽的教育价值,学生是生命的人、生成的人、生活的人,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实践情境中共同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的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学生个性共同成长和完善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与一定的教育哲学理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相适应,坚持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既考虑普遍学生的共性,又考虑特定学生的个性。
4.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
新课程改革力图打破单一、僵化、封闭的文化模式,营造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教学文化模式。诸如对话文化、合作文化、探究文化等。对话关系是教学作为自由实践的精髓,对话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一种课程建构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程希望教师形成教学的学习共同体,获得共同的专业成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新课程倡导探究文化,强调应在不同层面进行课程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