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穿越历史的隧道
回家后一周,每天晚上的梦境无一例外是古塔、古楼、古碑以及各种鼎、爵、簋、壶、俑等。古建筑、古街和古董,挥之不去,恍若眼前。
这是古都之旅的后遗症。
对于古建筑一知半解却又热爱古建筑的我,也许只有观看,努力记住各种风格。比如上海、苏州的屋檐,以尖翘居多,自有一种活泼优雅在其中。陕西不然。屋檐大气而平整、光滑。不过,在西安发现很多屋檐都有走兽,且见到不少七个走兽的屋檐,这在苏州几乎没有。这些走兽有的是动物,有的是人骑在动物上,一般在檐角,一字排开,好像“走”到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据说这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这种结构目的是保护整条垂脊,用瓦丁来固定檐角最前端,并对此进行了美化。透过这些屋檐走兽,我们深深领悟了“独具匠心”的含义,古代的工匠,不仅仅是匠师,更是艺术家,把实用性的做工变成了审美性的艺术。
在行走中,对于古塔也是特别用心。见过的古塔有七层、五层、三层,只有在洛阳博物馆见到了九层的,据说那是九鼎至尊,皇帝用的。一般民间七层就是最高了。四四方方的古塔比较常见,但也有特别的。
虎丘的斜塔便是七级八面,内外两层,砖身木檐。但面与面之间的衔接是圆润而自然的,棱角不分明,楼层之间是条砖,经年剥蚀,仍屹立不倒。塔身多有立柱,轮廓上还有微微突出的曲线,外塔上还有栏杆,可以观看塔外的世界(可惜不能登塔)。
大雁塔则是方方正正的塔身,也是七层,据说武则天年间曾增至十层。塔内局促,登塔楼梯极陡,登高处可以从塔内探头俯瞰西安城。与虎丘塔相比,这座塔中规中矩,有气势而美感不足。
当然,最有意思的塔当属少林寺塔林,这里的塔为数众多,形式不一,虽然没有特别壮观的高塔,然而涵盖了八角、六角、正方、圆形等诸多形状,单层单檐,单层多檐,楼阁式的,碑式的,亭阁式的,多数有塔门、塔铭,造型秀丽,风格多样,极具观赏价值。可惜停留时间太短。
此次出行,参观了上海博物馆、陕西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在苏州等地也参观了些小型博物馆。从旧石器时代,汉唐到明清,从原始人的石器看起,研究了陶器、玉器、铁器、青铜器、银器、金器、瓷器等,看了各种精美的祭器和饰物,见识了人俑、车马俑、唐三彩等。
琳琅满目看过之后,留在记忆中的并不是很多,然而无论对孩子,还是我,都是难得的沉淀。从古人那里看到社会的进化,感受艺术的追求,精美的宝贝,留下的不仅是感叹,还有对美的欣赏、对民族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