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一觉醒来,八点了。原想好不容易周末,睡个大懒觉,一觉醒来太阳晒屁股,伸个大大的懒腰,精神抖擞地爬起来,早饭午饭一块吃了,多爽!
奈何我从小没有睡懒觉的能力,头天再累,头天晚上睡得再晚,第二天肯定不到七点就醒了,我妈说这是没有享福的命。今天能睡到八点,已经是破纪录了!
起了床,发现嗓子疼痛难忍,双腿也隐隐作痛,走路都有点不利索。我呀,岂止没有享福的命,明明就是在自我折腾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近招了几个孩子,借了同学的书屋,开起了寒假双语学乐营。学乐营的初衷,是想着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却在上班,孩子们要么没人带,要么在家跟老人在一起,难免看电视玩手机,不如聚在一起,学学英语,读读国学,写写作业,做做游戏。
召集令一发出,很快聚了几个孩子。这个星期一开始上课,已经上了整整一个星期了!
2.
招生之初,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底线,最起码不要误人子弟,也相信自己不会踩线。为什么呢?在这个书屋里,同学已经办了两年的“私塾”——每个周日,上午他教孩子们国学,下午我教孩子们英语。“孩子们”,是几个同学的孩子。既不收费,也不对外招生,全当陪伴孩子的同时,修身养性。
就是说,怎么说咱也有两年的兼职教学经验了,再加上英语科班出身,大学时一直做家教,工作后一直业余学习心理学,自己家也有个上一年级的孩子。这些经验,都算作我的底气。
不过,虽然有这些底气,毕竟是第一次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连上一天的课,第一天,我还是挺担心冷场的。
谁知道,等孩子们到齐,我一站在讲台上,就知道自己多虑了。
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一个孩子告诉大家:2018年刚过了29天,我就吃了两次生日蛋糕了。
接着,他方向一转,问我:老师,2018年已经过了29天,那还剩多少天啊?
于是自我介绍环节变成了数学课,我开始教这帮一年级的小学生365减去29应该怎么算。当然,教孩子不能全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你得要让他们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成就感。
比如,要知道2018年还剩多少天,你得先知道一年一共有多少天。哎呀,坏了,我竟然忘了!孩子们得意地大声告诉我"一年有365天!",你们太棒了,连这个都知道!那谁愿意在黑板上算一算还剩多少天。孩子们抢着举手,两个举得快的孩子,高高兴兴地上来计算了。
这个题目超出了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学习范围,他们当然算不对,甚至都不知道该怎样算。不过我要的也不是一个结果,我要的是他们积极参与的过程。
等他们算好了,回到座位上,急着问“老师老师!我算的对不对?”,我也不急着公布答案,不急着评价每个孩子的对错。
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啊,我们一起算一算才行啊!365-29不会算,65-29会不会?我们一起试一试。
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列好竖式,从个位开始算,上面的减下面的,5-9等于几?
等于4!
等于4?好,我现在有5个苹果,要分给9个小朋友,够不够分?
孩子们喊声震天:够分!榨成果汁!
好嘛!算你们厉害!那这样,5个篮球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一个,够不够分?
不够分!
为什么呢?
篮球少,小朋友多啊!
噢,那你们刚才为什么告诉我5-9等于4?
哈哈哈哈~
再回到竖式,他们学过十位的一个数等于个位的十个数,有这个基础,就可以教他们借位。把借位这个事讲明白了,答案自然出来了。
噢,原来365-29等于336啊!
孩子们觉得这是他们和我一起努力计算得到的结果,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我算的对不对”已经抛在脑后,"教"这个动作也在无形中完成。
3.
10后的孩子们毕竟比我小时候思维活跃多了,马上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还剩336天,老师你说,我们该怎么过呢?
嗬!我必须给你们点个赞,这样的问题,我比你们大许多许多岁以后才能提出来,你们这些垂髫小儿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算哲学范围的吧,不得了!
不过,皮球我还是要踢回去的:"你们想怎么过呢?"
——我们想看电视,好好上学,去公园,睡懒觉,陪弟弟(妹妹)玩,看宫崎骏的动画片,吃零食,去美国……
"老师,我妈妈说我们中国白天的时候,美国是晚上,是真的吗?到底哪个时间才是对的呢?”
好嘛,一个哲学问题还没解决,又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和另一个哲学问题——到底谁对,是不是我们对,对方就是错?
谁对谁错,我也不知道呀,咱们先看看是真是假,我们这里白天的时候,美国真的是夜晚那?
于是,太阳、地球画在黑板上,巴拉巴拉大家又讨论一顿,确定了真假,再来研究第二个问题,谁对谁错?有没有对错?
好好的一个自我介绍,你们跑题跑了这么远,真的好吗?
真的还挺好!我就喜欢你们的天马行空,还有我手里无形的缰绳!(自夸一下,哈哈)
我真心觉得,我就属于这个讲台,这个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说不定,我一直在等它,它也一直在等我。
4.
有一天上英语课,我们玩“动物大变身”的游戏,孩子们问我:老师,老虎吃不吃兔子?野外的老虎。
哎呦,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老虎每一次捕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有时候还需要团队合作。当它们付出这么大的力气,愿意把一只小小的兔子作为捕食的对象吗?
于是我们就开始讨论如果我们是老虎,对捕食对象有什么要求,最后用英语列举出来。
还有一次英文课,我带孩子们排练儿童剧,说完角色名单,孩子们兴奋地邀请我:“老师老师!你当鸭妈妈吧!”
——不行,我还得给你们做指导呢。
孩子们一个个撅起小嘴,不高兴了。
我说:你们都是小演员,我是《演员的诞生》里那个刘天池老师,负责陪你们练习,好不好?
孩子们一听又兴奋了,“好!好!”
还有一次,我们举行才艺表演。第一个孩子讲了一个笑话,下面的孩子就跟着全讲起了笑话。每个孩子讲完,我就带着孩子们给他/她找优点,声音洪亮,有礼貌,讲得完整,会调动情绪,站姿好……全是优点。
第一轮表演结束,开始第二轮,我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不能再讲笑话了。一个小家伙马上打退堂鼓了,“老师,我只会讲笑话,要不我不参加了,我当观众吧。”
——我不相信,你肯定骗我了!你这么棒的小伙子,怎么可能只会讲笑话呢?你肯定会很多很多东西,要么就是不想告诉我,要么就是你自己忘记啦。跳舞会不会?唱歌会不会?背古诗会不会?跳绳会不会?……
——我想起来啦,老师!我给大家唱首歌!
等他唱完,我把他拉到一边,对他说:我就知道你是个很棒的孩子!每个人都有很多才艺,要记得发现自己的长处,好不好?
小家伙拼命地点头。
5.
写了这么多,我不是要吹嘘自己多会教孩子,多么懂教育。相反,我想说的是,我要感谢这帮孩子们,感谢他们愿意来到我的课堂,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激发了我的潜力。
很多激励和安慰孩子们的话,是我第一次说出口,对我家妞妞,我也从没说过这样的话。很多引导孩子们的方法,我是第一次使用,以前也许是我看过这方面的书,也许是学了一些相关的理论,也许是看别人用过这个方法,但是,只有我真正把它用在教学活动里的时候,它才成为活生生的方法,才能在我和孩子们之间产生激荡,才不再是抽象、虚无、等待被使用的理论。
在这个时空里,在这个场里,孩子们的热情激发我的激情,孩子们的问题引发我的探索,孩子们的喜爱让我更加努力,孩子们的进步让我异常惊喜!
相比孩子们,我才是那个收获最多、进步最大的人。
教学相长,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除了教学相长,孩子们对我的爱,也让我感动不已。
他们每天抢着帮我擦黑板,帮我整理教室。这还不算,有一天有个孩子说她明天给大家带零食,另一个孩子马上提醒她,别忘了给老师带。
孩子们每次课间休息,我都会提醒他们喝水,他们会反问我:老师你怎么不喝水?你也需要喝水!我心里那个暖,真的不是可以用语言形容的。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最快乐、最放松、最有成就感。
6.
在个人生活方面,我也有不小的收获。
以前,下班回到家,我总喜欢看个英文电影,把时间打发了,还安慰自己,看英文电影也算学英文吧!
现在,ipad就在我旁边,放着我爱看的电影类型,我连看一眼的心思都没有:今天的教学总结写了吗?明天的教学计划写了吗?想和家长朋友沟通的关于孩子的问题,微信发了吗?为了教学每天要学习的东西,学了吗?还有,我的公号发文了吗?每天给孩子读诗,读了吗?
我这个人一直都很懒。不少朋友觉得我还有那么点儿小才,邀请我一起做点事情,懒癌晚期的我都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
现在我发现,懒癌这个病,其实有得治,并且,一旦在一件事上治好了,在别的事上也统统治好了。另外,一旦懒癌治好了,我自然而然地不那么爱吃甜食了,不那么爱吃油炸食品了,因为不再需要用这些垃圾食品填补我的空虚。
这一点,我仍然要感谢我的孩子们!
曹老师,书屋的店长,有一次旁听我们的国学课,第二天来到书屋,对我说:昨天诵读《大学》时,有个“缗蛮黄鸟”,跟我以前读的版本里标的读音不同。
我赶紧把书翻开,问她:你也喜欢读《大学》吗?
去年暑假我带我家孩子读过。
通读了一遍吗?
读了100遍。
我们把书打开,找到“缗蛮黄鸟”,曹老师接着说:我以前读的版本里,标的拼音是min,二声。昨天回到家,又专门翻了中华书局另一个版本的《大学》,发现标注的读音也是min,二声。
曹老师还说:我还翻了康熙字典,上面说“缗”只有一个读音min。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绵”的意思,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它和“绵”是通假字,应该读“绵”的音。我把了解到情况都跟你说一下,好叫你有个判断。
听到这,我能说什么呢?这种钻研的精神,这么认真的人,果断收入朋友圈。
我和曹老师,以前并不熟。我来绘本馆的时候她不在,她来绘本馆的时候我不在,我们一直相识在同学的口中。通过这件事情,俩人都像找到了同类。这依然要感谢孩子们给的机缘!
7.
我家妞妞每天一大早跟我赶到书屋,每天下午等小朋友们都离开了,再和我一起回家。
以前她没放假时,几乎每天都有起床气。现在,早上闹钟一响,她马上睁开眼,欢快地大喊,妈妈妈妈,要起床啦!我们还要赶到绘本馆,还要当第一名呢!
家里买了零食,她马上数好数量,装进自己的书包里,要带到书屋和小朋友们分享。
晚上回到家,我忙着写总结写计划看书,顾不上管她,也心疼她每天跟我跑来跑去,让她早点睡觉。她却坚持在手机上学学英语,下下国象,再把语文和数学的寒假作业各写两页。把这些事情都做完了,还要问我今天公号要不要发“给孩子读诗”系列,她要帮我录音频。
有一天她正要去睡觉,正在看书的我说了一声,“嗓子痛死了”,她马上从卧室出来,帮我倒了一杯水,端到我身边,叮嘱我“快点睡觉哦!不要熬夜哦!”
以前我懒惰的时候,妞妞也跟着偷懒。我让她做一件事,她要指使她爸爸。现在我变得勤快了(家务方面除外),妞妞也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学会了照顾妈妈。
有一句话是“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应该先做什么样的人”,说的大概就是我和妞妞的这些变化吧!
8.
大学毕业时,家人建议我当个老师,我不屑一顾,毅然去上海当了个“白领”。但是这么多年,每次有新认识的朋友,别人都会问我:“你是老师吧?”我解释半天,对方说,“我看着你就像老师啊!”
这是三人成虎吗?这是心理暗示吗?
我真的感谢对我说过这样的话的朋友们,你们的暗示起作用了。
工作之余,我努力提高普通话,努力学习心理学,努力把英语捡起来,不正是在偷偷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吗?
希望有一天,再有人问我,你是老师吗?我可以不必解释,不用推脱,而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对,我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