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卡农》是一个朋友推荐,说这是他最喜欢的音乐。当时我还处在喜欢流行音乐的阶段,卡农淡淡的旋律丝毫不能抓住我的心神。暗暗的想,好听的音乐那么多,怎么偏偏这首是他最喜欢的呢。
却也不怎么上心。
几年后,和新朋友在街上走,有音乐声静静的飘来,她惊喜的说,听,是卡农。
喔,卡农。我听过。
对卡农的了解好像也就到此为止了。又过了几年,与音乐的缘分越结越深,开始听古典乐了。
有天,有个推荐歌单闯入眼帘:“这张精选集中只有一首歌——Canon卡农”,里面有45首歌曲,都叫卡农。
咦,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只有那一首吗?
原来“卡农”确切来说,并不是曲名,而是种曲式。Canon,原意为“标准、规律”,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属于复调音乐的一种,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不断循环往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两个声部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
看到这样的解释,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卡农。动人的旋律不仅仅只有卡农拥有,但背后还藏着同样迷人的含义可不是每一种曲子都有。
因此,也有很多音乐家喜欢卡农,都以这种曲式创作,并以此给曲子命名。所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各种各样的卡农曲。
但在众多流传曲目中,17世纪德国音乐家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编曲最受欢迎。他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在流传的过程,“Canon”部分的魅力越来越大,“Gigue”部分渐渐被人忽略,慢慢就变成形成了《Canon in D major》,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在社会上最具辨识度的卡农版本。
在这首卡农背后,还流传着关于作者Pachelbel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据说是作者为纪念亡妻而做。故事讲述了流浪孤儿Pachelbel自学成钢琴天才,而后教一个女孩子弹琴,两人相知相恋,后来有村中恶霸看上了女孩,欺骗她说Pachelbel战死沙场,女孩含恨自杀。Pachelbel不久归来,在极度悲痛下创作了此曲。
很多人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更折服于这首曲子的幽美婉转。
可是,推敲下就会发现,这个故事不过是以讹传讹,Pachelbel不是流浪孤儿,自小就勤习音乐,一生有过两任妻子,此曲创作在第一次结婚前一年。
很多著名的事物背后总是有些传奇故事,像德芙、百利甜酒,还有我国茶中名品碧螺春,诸如此类的故事去网上搜搜,会跳出一大堆。这就好像是那些选秀节目中的选手总要带着故事上场,不管实力如何,得先造点噱头,如此就好像胜券在握了似的。
如果Pachelbel知道被百年之后的好事之徒附会上这样悲惨的卖点,恐怕在九泉之下也会羞愧的难以瞑目吧。
真正的好作品哪需要抓人眼球的故事,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故事。
Pachelbel的《Canon in D major》是首非常舒缓治愈的钢琴曲,音乐灵活的跳动着,追逐着,嬉闹着,一会儿又分开了,一会儿又碰上了,时缓时疾,像小猫在追蝴蝶,你可能会听出淡淡的忧伤,但始终都有洋溢欢悦的心情,最终两个声部交合在一起,给这场游戏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有钢琴老师将它定义为“the song of love”,因为在弹奏的过程,奏者的手不断的靠近,远离,靠近,远离,曲终相交。像在爱情纠缠的两个人,不断的分离,千回百转,兜兜转转之后,还是会走到一起。
可惜,在尘世中挣扎的大多数人的结局都不会像曲终这样“永不分离”,而是“劳燕分飞”,从此山水不相逢,不问故人长与短。
突然羡慕起那些会谈钢琴的人,如果此生能会一首钢琴曲,我一定会选择这首《Canon in D major》。想将款款的心曲,轻轻的弹给那个心底住了很久的人,像千年前唱《越人歌》的女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你不必知,这一刻也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