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发完工资,没到月底就月光。
有时候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品质,计划好了所有的花钱项目,钱一到账,可能第二天就没了。
下半月怎么办?信用卡呗。
打开钱包,信用卡比储蓄卡都多。
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时代”来临之后,更省事了,银行都不用去,花钱更快捷。
没看理财书之前,我觉得这是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没什么不对。
虽然偶尔和宝爸讨论起他的富人客户,但总没有理财书的作者们观察那么细致,花那么长时间总结,总是会简单粗暴的给富人扣一顶“资本家”的帽子,安慰自己说:我们的生活也挺好啊。
可真到用钱的时候,又懊悔自己没用。
真的“没用”吗?是因为我们工作不够努力吗?
集中火力,连看了4本理财书之后,我才明白,因为打小没有在经商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从来就没有把"理财“财商”“金钱观”当作知识去学习,没有良好的用钱习惯,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财经验和钱的积累方法,所以没钱是未曾改变的事实。
而积极去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阅读理财的书籍和实践积累理财的经验。
《小狗钱钱》
是我看到的第二本理财书,之所以放在最前面推荐,是因为作者的初衷是写给12岁左右的孩子,作为一个儿童的财商教育童话书来写的,所以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可以作为理财的入门书。
令作者没有想到的是,书一出版接到的都是成人的感谢信。
成年人也喜欢听故事,亦或者说通俗易懂的理财故事,才能够唤醒从来没有在意过理财的人的金钱观。
作者:(德)舍费尔 著,王景楠,余茜 译
出版社:四川少儿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我的阅读渠道:当当电子书搜索出,免费借阅3天读完的。
书摘(3条)
1、准备一个“成功日记”。
把所有成功的事情记录进去。你最好每天都做这件事,每次都至少5条你的个人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
开始的时候也许你觉得太不容易,可能会问自己,这件或那件事是否真的可以算作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回答是肯定的。
过于自信比不够自信要好得多。
一个人挣钱的多少是和他的自信心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他的精力究竟是集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还是放到了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没有我的成功日记,我就不会去思考自己适合在哪些方面赚钱。
当你取得一些成功之后,不要停止写你的成功日记,这是很重要的。
当你写成功日记的时候,你会对自己,对世界,还有对成功的规律作更深入的思考,会越来越多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愿望,这样你才会有能力去理解别人。
彻底了解自己和世界上的所有秘密,是我们无法完全实现的一种理想,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接近这种理想。
2、两个重要的建议:
第一,为别人解决一个难题,那么你就能赚到更多钱;
第二,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能做的和拥有的东西上。
3、第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份工作上,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像你想的那么长,所以你要立即寻找另一份替代的工作。
第二,你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是你现在还难以预料的。到那时候就能看出来,你到底是一个洋娃娃似的胆小鬼,还是一个像我一样能挣很多钱的人。只有在逆境中,一切才能见分晓。
(书摘部分,结束)
作者博多舍费尔1960年出生于德国,曾经经历过严重的个人财务危机,后来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提炼出一套投资理念,成为畅销书作家。
这本书里,我最爱的一句话是:如果你想富有,请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
因为小孩子的框框最少,他们诚实、快乐、乐于学习。
《小狗钱钱》就是这样一本暖心的书,即传达了理财的方法和技巧,最重要的是给读者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想要过得幸福而富有,不是努力赚多少钱,而是改变自己,更积极地生活。
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是两点:第一个就是成功日记。
我开始记录全家的“成功日记”,花了一晚上时间告诉小宝爸成功日记的好处,让小宝爸讲述他每天的小成果我来记录。有趣的是,培养这个习惯的第四天,小宝爸回来就说:我今天遇到一件事,当时就想可以写进今天的成功日记了。这样的对话要是有旁人在,恐怕觉得我两很幼稚。
记录宝宝的成功日记:会让我更关注他的进步,他的优点,而不去想他的调皮和让我无奈的“不听话”。
第二个改变就是作者提到的理财技巧:
一半的收入用来储蓄,40%放入“梦想储蓄”,10%用于日常花费。
这个比例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太实际,但是他所表达出的理念是可以借鉴的,对收入有所规划,管控自己的消费。
越是富有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越理性、有节制,不会流于失控。(当然这里富有的人不是指我们常见的爆发户)
通过这个技巧,可以帮助我客观的观察一下自己的经济状况,理性的考虑欲望清单,更要有计划的用钱。
《富爸爸 穷爸爸》
这本是因为当当借阅免费看的缘故,偶然遇到的第一本理财书。
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被洗脑了,因为作者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他的穷爸爸的思维就是我家和经常见到的其他人的思维,穷爸爸的语言,经常说的话,也是我经常听到的,穷爸爸做的事就是我和很多人那么做的。
作者透彻地说明了有钱人和大部分普通人的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富爸爸的思维,富爸爸的做事方式,和作者通过对富爸爸的描述所传达的理财观给我打开了一扇窗,窗外的世界是我向往的自由。
作者:(美)清崎,(美)莱希特 著,萧明 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我的阅读渠道:当当电子书搜索出,免费借阅3天读完的。
书摘(3条)
1、你最好改变一下观点,停止责备我,不要认为是我的问题。
如果你认为是我的问题,你就会想改变我;如果你认为问题在你那儿,你就会改变自己,学习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应该改变。
让我告诉你吧,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更容易。
2、说到钱,大多数人都希望稳稳妥妥地挣钱,这样他们才能感到安全。
关于钱,他们有没有激情,有的只是恐惧。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相信工作就是为了钱。
可我知道我会用一辈子去研究钱这东西,因为我研究得越深,就越发现我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
大多数人从不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去上班,挣工资,平衡收支,仅此而已,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老缺钱,于是以为多挣点钱就能解决问题,但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缺乏财商教育才是问题的关键。
3、因为没钱投资,也就不去投资,这就使他们无法获得投资经验,并永远不会成为投资界称为“成熟投资者”的人。
我经常问人们:“你的事业是什么?”
他们会说:“我在银行工作。”
接着我问他们是否拥有一家银行,他们通常回答:“不是的,我只是在那儿工作。”
这这个例子中,他们混淆了他们的职业和事业的区别,他们可以在银行工作,但他们仍应有自己的事业。
(书摘部分,结束)
《穷爸爸 富爸爸》讲的是作者罗伯特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的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
清崎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服兵役,参加越战,走过了平凡的人生初期。
直到1977年,清崎亲眼目睹一生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于是罗伯特清崎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从此登上了致富的快车。
他以亲身经历的财富故事展示了“穷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这本书1999年4月在美国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就创下销售100万册的佳绩。
中文版于2000年9月面世后,连续18个月蝉联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第1名。
到现在都是当当投资理财榜的第1名书籍。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搜了下评论。看到知乎上有个网友说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正是看完了这本书,立马换工作去了投资行业所以力荐。
我最大的感触是作者写穷人的内容,我都是点头看完的,书摘抄了2本,也是头一次。
这本书也很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简单的图表和自己的亲身事例讲清楚了资产与负债,建议稳定的“现金流”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也有两个:
第一是开始主动看销售类的书。
作者在书里讲了一个例子,有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记者问:怎么让自己也成为畅销书作家,作者推荐她去销售培训班里学习,记者很生气,她一直觉得销售是比较低级的工作,自己很讨厌推销更别说去学习。
但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努力学习销售的技能和有关市场的知识,她的收入就会显著增加。再去学习一些有关广告文案和销售方面的课程。然后,去一家广告公司找一份工作。即使这样做会使收入减少,但能学到在成功的广告中运用的“用几秒钟交流”的技巧。
还会花时间去学习公共关系这一重要的技能,以便通过免费的公关来赚取数百万美元。然后,利用晚上和周末来创作。如果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
后来,当我看了一些销售类书的时候才明白,销售的学习是要改变你的思考方式,转向对方的角度,多考虑对方的立场,多想想怎么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
举个例子,学院派的原创育儿号在末端赞赏的引导语通常会写:“您的赞赏,就是我们写作的动力。”这句话的角度就是自己,通俗的说:你给钱了,我就继续写下去,写的更好,你不给钱了我就没动力了。我是为你写作。多少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财商比较高的作者,同样是育儿号,通常会说:为了咱们孩子的健康,或者为了给孩子们找到放心的货源,我要......"这样的写作角度真是绝妙,跟读者站在一个立场,告诉你:我是在为你操心,你买不买账吧。
举这个例子,也是因为我自己财商几乎是零,罗伯特清崎的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希望自己日后能有些进步,看了销售的书之后终于让我的“死脑筋”开窍了点。
第二是开始主动思考赚钱的点子。
当然,目前都是想法和计划阶段,离变现还有很多路要走,没什么案例跟大家分享。
讲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同学做了淘宝有一段时间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上班之余有零花钱也是个不错的收入方式。2,3年前我也心痒痒开个淘宝店吧,卖一些化妆品小样,刚毕业那几年,每个周末都领化妆品小样。
然后没成几单就放弃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当客服陪人聊天,要打包发货,要处理售后。经常还会遇到:“最低什么价?便宜点吧,”这样的话,我就容易激动,化妆品小样能卖多少钱啊,还要讨价还价我还不如白送给周围人讨个人情得了,何况花的时间还不值那点钱嘛,跟好友抱怨,她回我说:“那是你没被逼到那份上,所以不想费那心。”
现在我也没被“逼”到那份上,但是愿意费心去思考赚钱的点子,是因为我也想要有自己的事业而不只是工作。
《有钱人为何用长钱包》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学习型博主推荐的。
在书上面的消费,我是这样的,只要看到推荐语,打动到我,立马在10分钟内就下单。通常第二天就到货,然后抱一本书三天时间全部看完,写短书评,有必要写长文就再找时间详细写。
这本书能够教会人很多用钱的好习惯,有一些观点恰巧是我这两年就再做的。看完之后更加坚定了把这些想法转化成我的生活原则,从而让生活消费更加理性和简单。
作者:(日)龟田润一郞 著,安潇潇 译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我的阅读渠道:当当购买纸质书。
书摘(3条)
1、重视金钱的人,也会同时关注人际关系和情报信息等层面的事情。这种人十分重视自己公司的产品和售后服务。
经过一系列的良性循环,这个人的态度最终能体现在金钱的形式上,并对他的年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2、每天工作完毕后,我都会检查下自己的钱包,并仔细整理一遍。
在整理的时候,我会丢掉不用的收据,让有用的发票放到专门的文件夹里。有时在购物的时候,我会拿到一些没用的积分卡。这些卡也会在整理的途中一同丢掉。另外,我还会把钱包里的钞票按照同一方向和顺序进行码放。
另一方面,在习惯每天进行“钱包的每日大扫除”后,手头现有的现金数额与每月现金结余都显得一目了然。除此之外,我还能很方便地了解自己这一天究竟花了多少钱。能让我明白这一天究竟是超支了,还是花得正合适。
3、这位企业家告诉我:“如果收钱的人是我,那我肯定希望自己拿到的是新钞。”
获得金钱青睐的人懂得时刻注意别人的心情。他们不会只想着自己,而是能够考虑到收钱人的感受。在付钱时给新钞,这纯粹只是他们在为他人的感受着想。
有些店在找钱的时候,拿给客人的全都是新钞。
这种店铺十分重视为顾客服务。他们懂得要好好招待每位来到店里的客人。理所当然的,这种店铺的生意肯定能一直兴旺发达。
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这些人懂得细心关注他人的感受,他们才能得到金钱的青睐。
一般来说,钱不会出现在人际关系恶劣的人身边。
(书摘部分,结束)
《有钱人都用长钱包》的作者龟田润一郎,日本著名的税务师。
父亲曾是一家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学生时代亲眼目睹父亲公司倒闭的凄惨情景,原本住的房子被拿去抵债,同时还失去了所有的财产。
他努力考取税务师,白天工作,晚上和休息日打零工赚钱还债。
这段特殊的经历,给了他很多的阅历和经验,在艰难的日子里激发出更坚强的力量,成为之后成长的动力。
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也有两个:
一个是开始整理钱包。
以整理小宝爸的钱包为例,发票、收据,别人的名片,各种积分卡全部取出,只留下钱。按照顺序码好,硬币拿出来放在家里固定的盒子里。
关于积分卡,我和小宝爸一开始就达成共识,基本上是能不要就不要,即便拿了回家就扔。
超市的积分卡年底变现,5块,10块的还不够你操心的。
化妆品店积分卡几倍积分,抵现金,为了积分买了多少你不需要的东西?
菜市场的积分卡,积累几张送调料的,他家的品质不是一直都好,特别是食材类的,还是买最新鲜,品质最好的,吃上面是身体健康的投资并不是消费,这本书的观点也让我确定这是我的生活原则。
还有各种餐厅的积分卡。之前和发小都喜欢吃土大力,每次聚餐就是土大力,发小积分卡一刷,我感叹说:你天天吃吧,我每月都一次,还赶不上你积分的一半。后来因为做公号想要推荐更多的美食,我开始围着购物中心餐饮楼层的餐厅挨个吃一遍,发现:好吃的美食是必须大胆去尝鲜去发现的。有了折扣,积分的诱惑,享受美食反而选择变少。
所以最终整理完之后,一个会员卡,积分卡都没留下,全部扔掉。
第二个是按照“消费”“投资”和“浪费”来区分每笔支出。
例如在个人支出里,食品和日用品就属于消费;
购买出本和参加培训班所花的钱就属于投资,只要能把书本和参加培训班的内容牢记在心里,那一定会为将来的自己带来好处,说不定还能获得超出投资数额的价值;
而因为压力饮酒作乐,在游乐城不停地玩游戏,拿到钱想怎么花怎么花,为了解压不停购物就属于浪费。
现在小宝爸请示,问买什么东西的时候,我都会反问说:买这个是消费还是浪费呢?消费是需要花的,浪费是必须要避免的。
作者还提供一个很好的角度,把消费转化成投资,比如买食品饮料这种消费品,如果购买的时候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那么这笔消费就转化成长远的投资。
《思考致富》
放最后介绍,是这本书其实对于我看的话,内容里6成都是格言和鸡汤,比如欲望,行动,梦想,毅力,自律等等,教科书里的人物传记都是粗略的总结说成功人具备以上素质,我懂,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做不到,也不知道该怎么改善比较好。
但是这本书了里最打动我的一段,也是值得分享的,是作者的小儿子,天生就没有耳朵,医生在他出生时就给出结论可能会一生聋哑。但是作者并不能接受这个痛苦,他有很强烈的欲望要寻求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他每天花大量时间跟孩子交流,在孩子到了同龄人都可以说话的年纪,他买了留声机,天天给孩子放唱片,小儿子每天都会在留声机旁边呆很久。
他还让孩子深信,他比健全的哥哥有很多优势,学校里的老师发现他没有耳朵会特别关心照顾他。长大之后经商,人们看到这样一个没有耳朵却依然聪明勤奋的年轻人在努力工作时,会付给他更多的钱。
因为这样的教育方法,小儿子7岁时就独自卖报纸,赚得了第一桶金。
作者没有让小儿子上过聋哑学校,他执意培养他正常人所需的各种技能,不让他学手语,和正常的孩子交往,直到完成了大学学业。
后来因为别人送的助听器而打开了声音的世界,在爸爸的帮助指导下最终进入那家助听器厂家工作。
作者:(美)希尔 著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我的阅读渠道:当当购买纸质书。
书摘(3条)
1、他占有留声机不久后,我发现,当我将嘴唇接触到他耳朵后面的乳突骨或大脑下方基部说话时,他能清楚地听到我的声音。
确切知道孩子能听清声音之后,我立即开始把听和说的欲望灌输给他。
很快,我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在临睡前躺在床上听故事。
于是,我开始着手精心编造一些故事,希望能培养他的自立能力、想象力,以及“能听”的欲望、“能做一个正常人”的思想。
2、妈妈掰开他的小手,拿出那些零钱,哭了起来。
人生百味酒这样悄然涌上心头,她为儿子第一次胜利而哭泣。
我的反应则正与她相反。我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知道,我在儿子心中种下的自信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3、他的哥哥若想得到什么东西,就会躺在地板上又哭又闹,双脚胡乱蹬向空中,直到最后满足心愿为止。
这个天生有缺陷的小男孩想要东西时,会先制定一个挣钱的计划,然后自己去买回来。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计划!
(书摘部分,结束)
我家宝宝有段时间特别黏爸爸,就是黏在身上一直不让放下,好几天都是这样,小宝爸说幸亏没到40岁要孩子,不然身体肯定受不了。
我嘲笑他说那是你的问题,把小困难放大了,然后跟他打了鸡血讲了这本书的例子。
成功的人不管遇到多难的事,心态始终是积极的。
写到这,从作者的角度做个总结吧:
四本书的作者,都经历了人生的困难考验,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才成为畅销书作家。
如果从人物传记的角度来看四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四本书的作者所经历的可能比我们很多人经历的要困难痛苦得多,也会看到一个人从人生低谷走向成功的历程,更能看到他们的用心。
也许正应了老同学回复我的:真是被逼到那个份上,所以才更加努力。
而现在,也许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作者早期那么糟,但如果我们对钱的欲望一样很强烈,那就应该从学习金钱的知识,从理财开始,一步一步走向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