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绍了西四正阳书局,今天必须要说说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因为两家就隔一条斑马线,实在应该放在一天里去。
其实在 2018 年 4 月 23 日这天,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就开张了,那天正阳书局掌柜崔勇,忙着给自己庆生同时,还不忘将私人藏书捐到这里。那么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又个什么地方呢?
独上兰舟
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的前身就是红楼电影院,对于老西城、乃至全北京的人来说,红楼电影院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它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为红楼球社,1945年11月20日改为红楼影院。是当时的网红电影院,有着电影首轮放映权,多少文艺青年奔赴这里谈恋爱,还是北京市第一家宽荧幕立体影院、第一家无障碍影院。
2006 年,我们单位还发过这里的电影兑换券呢,虽然生于宣武长于宣武,但自此我也是来过红楼电影院的人了。
2012年,红楼电影院因设施老旧,关门停业,自此便闲置了下来。
2014 年,西城区文委筹划将这个闲置影院改造成阅读空间,于是请了霍光来设计,他从小就住在西四一带,是带着感情来设计的。经过 4 年的改造,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后面简称藏书楼)开门迎客了,成了国内首家公共藏书楼。
藏书楼的书分三类:
第一类:托管。
即共享,市民可以把自己的书放到藏书楼去,供大众借阅,书仍旧是你的,5 年为限。期满,你可以选择延期托管、永久托管,或捐赠给藏书楼。但入藏书籍需经过官方评估,属于有价值图书,才可以入馆,以社科为主。
第二类:捐赠。
通过西城图书馆向藏书楼捐赠,供民众借阅,期限也是 5 年,期满视情况永久入藏或调拨至其他图书馆。名人捐的书在这里也不少,例如,著名建筑考古学专家杨鸿勋的捐赠书籍就已入藏,并挂牌“杨鸿勋书屋”,在二楼东侧展出。
第三类:合作。
出版社为藏书楼提供新书,或者由藏书楼自采图书,这部分图书可借阅、可购买。
可以说它是书店、图书馆、藏书楼三体合一。
月满红楼
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入口就是原来西四肯德基的位置。看到橱窗里的“書”字,就是这里了。
上图箭头位置就是入口,进入楼内后,一个宽 5 米,长 30 米的区域是咖啡消费区。装修整洁漂亮,椅子是矮沙发,看书的话感觉比较低,不舒服。部分座位光线差。
继续前行,来到大厅,我自己发出了惊呼声。三层藏书环廊,是在北京见过最高的。阶梯座椅据说就是原来红楼影院的座椅位置。阶梯座椅北边,有几张大桌子,供读者阅读。大厅南侧、北侧各有沙发椅,也可以使用。
屋顶有天窗,自然光充分,坐在阶梯座椅上读书感觉特别好。
一层图书主要是共享图书、经营者自采图书,可看、可借、可买。
一层北侧崇本堂和文创区还未开业,所以进去看了看,拍了照片,就不放在这里了,请大家自己探索。
从阶梯座椅两侧通往二层(下图黄箭头),主要是藏书区和口述录音室。
先说二层绿色那条,是杨鸿勋书屋展区,虽然在二层,需要从一层大厅北侧楼梯上去(一层平面图五星处)。
再说二层 U 型书廊,众藏图书和名家藏书,书架前面有阅读座椅供使用。位于二层北侧个口述录音室(忘记拍照),里面有高大上的录音、录像设备、隔音板什么的,据说可以开放给个人,用来口述历史,进行录制整理。特别期待这个功能,带家里的老人来录口述史。
西南的小门还可以通往咖啡消费区二层。
去三层需要从二层北侧楼梯上来(下图箭头位置),三层是名人藏书,去的哪天未开放,也是个 U 型的藏书环廊。
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
地址:西四丁字街向南 50 米路东
开放时间:目前试运行周一闭馆(除消费区),周二至周五 10:00 - 20:00,周六日 9:00 - 21:00
卫生间:参考一层平面图红色三角位置
座位情况:如遇讲座,可能无法进馆,建议关注公众号,避开讲座前去。
因为是新装修的,空气不太好。
注意:阅读完毕的书籍,需要放到指定位置。
这里最震撼的就是 8 米高藏书环廊,但是图书质量比较差,新书都是小说什么的,公共藏书又太旧太学术了。
至于文中提及的托管图书、录音室,并没有去真实体验,但是那个口述史录音服务,真想体验一下,相信质量和自己的电容麦不一样。
去地质博物馆、正阳书局、西单,可以并入线路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