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68篇。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13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则论语也是非常有名,而且争议也多。首先我们看一下前辈名家的注解。
【杨伯峻先生译文】孔子说:“完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喜爱道德赛过喜爱美貌。”
【钱穆先生注解】先生说:“罢了吧,我没有见过好德能像好色般的人呀。”
【李泽厚先生译文】孔子说:“完了啊,我没有看见过喜爱道德能像喜爱美貌的人。”
要更好理解这则论语,我们先看一下当时的背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
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灵公与夫人南子同坐了一辆车子,宦官雍渠陪待车右,出宫后,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子上跟从,大摇大摆地从市上走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道德像这样喜欢美色的人啊。“于是对卫灵公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就离开卫国,往曹国去了。
也许这一幕让孔子联想到了一年前(公元前497年)在鲁国的经历。孔子为鲁国大司寇一年就使鲁国得治,齐国畏惧。齐欲败鲁政,于是便选美女八十人,衣以文衣,并文马二十四驷馈鲁君。季桓子受之。鲁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也不按礼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供肉)给孔子,孔子失望,于是去鲁适卫,开始了十四年访问诸侯列国的活动。
鲁君臣荒于女色,卫灵公宠幸夫人南子,为何当政者都是这么一幅德性!放着能治国安邦的人不用,放着能富国强兵的政策不听,既不能直斥国君,但心中的郁闷又向谁倾诉?于是,孔子喊出这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只能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这既是孔子的感叹,也是历朝历代所有怀才不遇的人对君主、对领导的希望。
事实上不止鲁定公、卫灵公,从人性、人情上看,人普遍都是好德不如好色的。如果好德代表人的理性追求,好色代表人对色欲、物欲的追求,而后者也是人的本能。
【钱穆先生注解】本章叹时人之薄于德而厚于色。或说:好色出于诚,人之好德,每不如好色之诚。今按:孔子此章所叹,古固如此,今亦同然,何必专于卫灵公而发。读《论语》,贵亲从人生实事上体会,不贵多于其他书籍牵说。
孔子不否定人生对富贵的追求,《论语里仁篇》第四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同样他也不会否定人人皆有的爱美之心,关键身为国君,要知道哪个轻哪个重?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始,废寝忘食,励精图治,曾说过一句十分得意的话:"吾貌虽瘦,天下必肥",确实把大唐天下治理得"胖乎乎"的,赢来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但后来玄宗迷恋杨贵妃,重用杨国忠,导致了安史之乱,很多官员便在声色犬马、心旷神怡中发了福,但大唐天下的百姓便一下子变得"瘦骨嶙嶙”,一个大好的盛唐从此由兴到衰。
第二层,如果从积极的眼光来看,如果人们能像喜爱美色一样追求道德,那该多好。遇到中学生早恋,许多父母不是打就是骂,结果适得其反,如果换个角度,就鼓励他们俩在一起要好好学习,以后才有机会一起迈进好大学的校门,岂不是好事?
特别推荐大家听一本书,樊登读书会里有讲的,《高绩效教练》,里面就有非常好的方法。
南怀瑾一句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简单的说,人类追求真理学问的决心,永远是比不上对物欲的倾好。
还是孔子那句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关键是“以其道得之”,显然鲁定公、卫灵公,都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最后呢?
无论是鲁国还是卫国失去了强盛的机会,重新体会这则论语,就不仅仅是孔子的一句感叹,而且可以说是千年一叹,可惜后代没有能从中汲取教训。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