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讲,做人就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人,这样社会才会给你相应反馈:写文章就写对他人有用的文章,这样别人才有理由去看。反观自己一连几周写过的文章,都是平平淡淡的叙述自己的感受,并没有做到对别人有用。对此,我还因为自己写不出对他人有用的文章还惭愧、郁闷了好一会呢。直到遇到了古典老师 的《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本书的一段话:我们绝大一部分人一生能搞懂十个概念就不错了,我们大多时候都是作为知识的搬运工,在学习与整合他人的智慧。自己之前确实也知道这个理,但自己在读战友文章时,就是完完全全的没想到这一点,就是彻彻底底的以为 这都是战友自己写的啊!就是没想到这是战友对这些书中知识点自己的理解与阐述。于是就有了后面那么些无畏的 惭愧、伤心、嫉妒之情啊!真的想笑所说的那样,知道一个理和你能够做选择时想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俩件事。于是接下来,我就读读完了古典老师的这本书《成为高手的技术》并写下了一下文字。
第一遍读的可谓是畅快淋漓,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停不下来的事,花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过程中打了很多的激灵。当我第二遍读时,我能够真切的感受的到 笑来老师和古典老师底层价值观的相似性。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很多看法,总是不谋而合。在此之前我已经通读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像 古典老师 的随喜赞叹、被问题拍膀子,总比被现实抽嘴巴子
好、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还不如用80%的精力努力学习每一个领域的20%的精华。我实在看不出 这和笑来老师的 只选择真诚的鼓励他人、选择正确的难受、和多维度打造竞争力所传达的道理有多大的不同。我甚至觉得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阐述着同样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很有可能是这个这个世界的真相,显然它是唯一的。
比如什么决定你的命运,很多人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古典在书中说过 见识决定命运;笑来老师讲过 选择决定命运,价值观决定;猎豹CEO傅盛也讲过 认知决定命运。面对这些牛人的见解,作为读者的普通人心中难免会犯起嘀咕。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他们给出的答案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式和喜欢的词汇传达给我们答案而已。我是这样理解的,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和没出过家门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肯定是不同的,这个不同看法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中的世界观,显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并且不同,人与人之间就会存在认知上的不同。于是我们自己能够明白他们说法不一的原因,但我同时也知道想明白这些和知道什么是正确一样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
在这本书里古典老师也给出了获取知识的建议,那就是识别知识的源头,如果暂时没这个能力那就去追随那些站在知识源头的人。这个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不开上段中提到的那个嘀咕。同时他将我们大多数人认知效率地下的原因归结于,我们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四手信息。对于知识他给分了一下类。他认为
一手信息:是知识的源头。、
二手信息:忠实的转述一手信息。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四手信息:出于各种不同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知识源头,就像是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的地方。源头的知识浓度高和质量极高,这里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水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越多。这实在是对吴伯凡老师那句 读经典,占据人生制高点的形象有力的阐述。写到这里貌似明白了笑来老师那句“不读原版书你都不知道自己损失的是什么”这个损失很有可能就是那些底层的逻辑和基础概念。这能帮助我们很好的完成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化。提示我现阶段自己要好好追随这些得到的大神们,因为他们他们手中有更多的一手信息 。
古典老师的这样一段话,让我自以为找到了笑来老师专栏的核心竞争力-——道理的销售能力,其实老师在专栏中也提到过,就是想着方子用各种表达方式,甚至不惜反复、啰嗦来唤醒我们对生活中那些常见的以至于我们视若无睹道理的注意。因为我们脑子已经习惯了绝世武功一定要有武林秘籍的套路。古典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语言是构建思维的手段,我之所以引入这些概念不是秀智商,而是当你用一个全新的词解释的时候,会倒逼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事”笑来老师肯定深喑此理,并且他也一直在用 比如让我们把讨厌这个词换成暂时还没喜欢上。只不过古典老师花了一章帮我们理解这个知识,然我们对语言的反向塑造能力又有了全新系统的认识。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我的启发,我下面引用了那本书中的一段话;
一位客户抱怨,这个我做不到
我问“如果我让你出去裸奔你能做到吗?
这个我也做不到
其实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或者不想承担裸奔的代价吧。其实他并不是做不到,而是选择不去做。
为什么要做这个区分呢?因为如果一个人经常说做不到,他的能力范围会越来越小。但如果是对自己说 我选择不去做,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只要你愿意,你依然可以掌握这件事。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很好的理解查理芒格那句“想要一件东西,就努力让自己配的上他”这原本是一个外界的,无解的,但这种思维方式,明显能让你感觉的到,这件事,只要你愿意还是可控的。
回想自己的世界的确只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打磨好了几个概念,过去许多无解的问题开始浮现答案,浮躁的做事方式也变得从容,真的感觉到已经脱离了原来的 世界,来到一个以前完全不知道 的世界。哈哈 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就是在改变世界吗!
这时候对法国那句谚语 很多经常性的改变,往往是为了不变,有了点理解。回想自己当初为了回避思考同时为了避免学习焦虑所作出的战术上的改变,不就是为了战略上的不变吗。下面职场小哥的事情能够很好的传达出我当初的心态,而且和我和课代表们的对话何其相似啊!
咿 这个怎么没交?
哎呀,我马上交,今天家里有事,所以……
前天的邮件发了吗?对方来催了
实在不好意思,这个我忘记了,这几天都在做项目详谈
其实这个一位道歉的同事,他的道歉是为了更深的掩饰自己听不见指示、搞不清重点、划不清边界。态度的改变只是为了心智模式的不变。
我现在仍能感觉的到我还是一直有回避思考的倾向。我不怕苦,但我更怕苦的没有价值,所以我在 思考这件事上,我仍会选择正确的难受。
不脸问下,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吗?
其实我骨子里是认为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的,你能帮我指出文章中逻辑上的问题吗,或者其他方面的。
古典老师那本书给我的启发不止这些,这篇文章我本可以再写下去,但我反感我那潦草的字体,很烂,所以就作罢了,因为我感觉这样已经算完成007的作业了。但对于我自己并没有,你觉的我还会再写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