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2017年2月出版,名叫Stretch:Unlock the Power of less -and Achieve More Than You Ever imagined,作者是莱斯大学管理学教授斯科特·索南史恩 Scott Sonenshein。
近几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极简主义主义”生活方式。这一派思想要求我们把所有不常用的东西都扔掉,排除一切干扰,聚精回神修身养性,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而这种所谓“极简主义”,最多只能算作是一个小众的生活姿态,这个姿态甚至有点违反人性,非常做作——当你处处想着怎么“极简”的时候,你已经把太多精力浪费在了这件小事上。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问题的答案并不在问题本身。好比一扇被锁住的门,钥匙一定不会在锁头上一样。想要打开这扇门,你应该去别的地方。极简主义的修心之旅也一样,你应该启动你的元认知能力,让它告诉自己答案在其他的什么地方!
现代社会还有一个大家默认的主流价值观,那就是要追求更多——个人想要更多的财富,公司想要更多的资源,多就代表成功。这好像哪里不对,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索南史恩在《俭省》这本说中的观点是——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利用手里现有的资源发展。
一味求多的思维模式的人,索南史恩称之为“追逐着”。其这个追逐心态,有三种来源。
第一种来源是跟别人比。我们时刻都想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很多时候比绝对位置还要重要。我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比同事多挣或者少挣了多少钱。看下这位奥运会银牌得主:
第二个来源是我们总是认为要想办成更多的事儿,就得动用更多的资源。其实说白了就是花多少钱,办多少事。你想获得更多的销售额,你就得进更多的商品。你想让员工多出活儿,你就多招几个员工。
第三个来源是我们单纯就是想要“更多”。想要更多,这大概是短缺时代的一个思维烙印吧。那么企业家在做公司决策的时候,是不是能更理性一点呢? 例如乐视网CEO贾跃亭,从乐视创办之初就一直尝试各种业务,成功之后相继进入乐视体育,乐视造车等极度烧钱的领域,或许他笃信“收入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迎来这趟末班车。而作为消费者,这是否是一个自我挖坑的心路历程呢?
那么到底是应该悠着点,还是全力以赴争取呢? 我想大概有两个判断标准:
游戏是不是可持续
追逐到底是真正实力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
为了引出核心观点,咱们先看句名言: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
马克思生活的时期属于一个大机器、大工厂时代,普通工人无非是吃苦干活,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劳动都是“无差别”的。可是今天这个时代早就变了,按固定套路干货,无差别劳动的工作,早晚都应该被机器人取代。
现在人,应该尽量干那种“有差别”的劳动——也就是要创造。那怎么创造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干过给资源增加创造性的新价值的事儿。比如小学时期每发新书之后,总是喜欢把家里的旧日历撕下来,给新书重新制作个壳——那你就给这张旧日历找到了新的价值。在美国现在有一种超市,专门卖快过期或已过期却还能吃的商品,可能你不赞同这种做法,但是这确是一种思维模式。需要强调的是,俭省不等于吝啬。俭省思维有三个好处:
第一,俭省者关注长远目标。
第二,俭省者的攀比心理比较弱,不会陷入追逐者绝境。
第三,最重要的是,俭省者总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
索南史恩的《俭省》,跟《稀缺》中穷人思维的被迫性不一样,这里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俭省——不是买不起,是我不想买。
这种俭省,能激发人的创造性。
如果说生来就是天之骄子,大富大贵,所要物品皆可无忧获得,那么如何更好的激发创造性呢? 你应该看看索南史恩列举的下面这个例子:
有人做实验让学生探索通常用来做防护包装的那种带小气泡的塑料布都能干什么。学生们探索之前,实验员先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一组被要求写篇文章,第一组设想自己在一个短缺的环境中长大,第二组则设想自己在一个富足的环境下长大——当然这个文章的作用是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结果发现短缺组的学生找到了更多的使用气泡塑料布的方法。
如果说要什么有什么,你可以用新资源来实现新功能,那就根本没必要研究什么新用法,也就没有创造性了。事实上,艺术家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限制。莫奈本来就是很好的画家,但是真正让他出列拔萃的,是他主动放弃了传统绘画中写实的明暗对比,给自己加这么一个限制,结果成了印象派创始人之一。
索南史恩说的俭省,就是这么一种思维模式——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专注于给已有的资源开发新用途,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追逐着绝境。
以上说俭省是一种思维模式,能够激发创造性,而想要激发创造性就需要主动的设置一些限制。那激发创造性有没有别的角度可以考虑呢?
索南史恩讲了一个案例。视频网站Netflix曾经搞过一个竞赛,悬赏100万美元,给第一个能把它的电影推荐引擎的准确度提高10%的团队。最终获奖的波特是个外行,他真正的优势既不是编程技术,也不是自己以前的专业,而居然是他早年下哦那个卡尼曼那里学来的一个不靠谱的心理学知识。这个神来之笔把非常遥远的两个东西,通过一个非常规的渠道,连接在一起,把问题解决了。
那么是不是技能和眼界单一的专家们,就得有点紧迫感了呢? 什么时候“练习”最有用呢?
成为专家的办法,是“刻意练习”。格拉德威尔的产销书《异类》中的刻意练习强调的是练习的方法,而不是练习的时间长短——你要练习一万个小时,才能成为专家。可是这本书的影响力太大,这个观点就这样被扭曲了。其实对于有些领域,一万小时练习可能还摸不到门路。
可是练习时间长短和实际工作表现之间,到底有多大联系呢? 索南史恩列举了一些综合性分析的研究,俗称“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结论有两个:
第一 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有限。
比如国际象棋即时有非常严格的规则,在中国象棋领域内,一个人的总练习时间能够解释他26%的表现。在音乐领域,练习时间长短能解释21%的表现;体育中的解释度为18%。教育、编程、航空飞行这些更常见的职业,居然只能解释不到10%的表现。
第二 环境局面越是可控和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越大;局面如果是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练习的作用就很小。
你很难抱着实用的目的(而不是目的二字)学习广泛的知识——到底哪个知识有用,应该在各个领域投入多少时间最划算,这种优化问题根本无解。
哪些时候应该讲究“刻意练习”,哪些时候应该讲究“功夫在诗外”呢?
PS:刻意练习非一万小时理论,而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