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遇见未知的自己》第19-20章 作者 张德芬
深入自己的内在,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那个兔子洞中探险一样。你不知道下面是什么,有什么在等着自己。探索自己的情绪模式,也一样。
情绪是现代每个人都在面对的难题,这些情绪的能量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痛苦之身。
这个痛苦之身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是自成一家的一个能量场,有它自己的生命力。他以痛苦为食。如果你不喂养他想要的食物的话,他就会制造一些事端出来,产生它所需要的情绪来维持生计。
践写: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情绪的主人,我们想开心就开心,想不开心就不开心,想难过就难过一会儿,外界是无法主宰我们的内心的。
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细想一下,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开心,是因为内心有了开心的情绪,所以我们感知到了开心。同理,难过也是一样。
否则就不会有人说: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想哭。
我们自认为自己是情绪的主宰,其实是反的。我们是情绪的承受者,而且从小到大,越是被隐藏,被压抑,被转移的情绪,在长大之后越会频繁的找上门。
19岁之前,我也是陷入情绪迷途中的一个。我好好学习,就是为了逃避自己从小到大因为家庭条件带来的自卑和失望。
我努力与人为善,不惜自伤也要让自己看起来人缘很好,就是为了避免像小时候那样,因为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带孩子,而没有朋友玩伴。
我大一那年,怀着美好的憧憬进入大学,感念父母对我的学业很支持,我很努力学习,天天泡图书馆,也不谈男女朋友,一周给爸妈打一个关心电话,平时花销也是省吃俭用,就想着有朝一日自己成才,略做回报。
那时候的我,看起来是那么乖,大家口中的好孩子好学生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
可我总是莫名其妙的悲伤,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我恨这个世界,我要改变世界。可是这些恨,在当时的我看起来,又是那么的不合情理。
当时的我,找不到改变的路口。乖,只是表象。焦虑,恐惧,愤怒,委屈,几乎成了我人生中的背景音乐。
很幸运的是,我能在一次社会经历中,被一个同伴推荐了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开始自修,开始向内看,认真剖析自己。我的余生,都无比感激这个同伴,感谢这本书。
在我学习自修,不断向内看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我所做的这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满,掩饰被自己藏起来的那些恨。
我一直认为自己吃了很多苦,有太多人对不起自己,甚至想过等我成功了,我要怎么报复回去。就这样,我不断被潜意识冒出来的恨,牵着鼻子走,一步一步塑造出来一个无比乖巧的自己,可这却不是真正的我。
那时候的我,确实是没有想到过,自己就是自己人生的主宰。
如果我不允许,这些情境大戏怎么可能会在我的人生舞台上演?这些不被看见的情绪,就像是缺少关注的孩子一样,要么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要么就经常鸡飞狗跳各种捣蛋。
可是它们只有一个目的:被看见。
原来这所有的痛苦情境,皆是因为自己心苦,借由外界创造出来的。明白了这些,这所有的痛苦情境,就像是幻境一样,一下子找到了出口,慢慢烟消云散。
佛说;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为了为了受苦的,因为不如意事常八九。
而有了现在近10年的修行我才体会到:有的人百年过后能否成佛,就在于能否穿越这些痛苦,找到自己内心的极乐。
人人可成佛,为什么成佛的人却又那么少?
因为现实中有太多人,缺乏觉知。
从今天开始,用心觉察自己的情绪吧,或许你现在感觉有点焦虑,那就静下心去感受自己的这份焦虑,内心告诉自己:它存在是合理的,我允许它存在,就这样和自己在一起,欢迎它来,欢送它走,就这样反复练习,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会遇见真正的自己。
(要了解系列内容,可搜索微信公众号: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