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用眼过度竟开始有些“老花”的感觉,看东西不能拿太近,太近了反而模糊。突然明白年过七旬的老爸为什么看书时总是挺直腰板,原以为这是“大家”风范,如今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那只是因为眼睛“老花了”,拿得远才能看得清楚……
按理说,眼睛老花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本无可厚非和忧虑,但当我把眼睛老花与衰老联系起来时,内心却不由自主涌起一股哀伤的情绪……
尽管身边的年轻人层出不穷,三十岁时我并没觉得自己老,四十岁时也没觉得自己老,可四十岁之后的这三、四年,眼睛的老花却让我的内心渐生不安,时不时有种莫名的恐惧暗自袭来,包裹着我。
从小到大,或许是天生性格秉性,也不排除家庭环境影响,在旁人眼中我是一个极其“懂事”的孩子,但也是一个“心事重而又敏感”的孩子,现在回想,所谓“懂事”,只是我违心地压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我的内心却又是如此渴望我的真实想法被“看见”,当不被看见又不敢表达时,我便成了一个“内心敏感”的孩子。
人到中年,诸事不休,见招拆招,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与问题成为常态,而我内心这个小小的容器日益拥塞,“心累”变成我的口头禅……
今天早上抄写心经,写至“…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一段时,内心突然瞬间有种被放空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平日“心事颇重、思虑过多”的我竟是如此美妙,宛同“开悟”……
“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这句经语让我有提壶灌顶之感,想想自己之所以倍觉心累,怕只是因为想得太多,之所以会想得太多,只是因为在乎的人和事太多,其中不乏一些放不下的执念……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有遗憾,便有可能心生不甘,有不甘便会滋生对死亡的恐惧,而衰老在某种程度上被解读为死亡的前奏曲,这样捋下来,因为衰老而心生恐惧和哀伤便说得通了。
记得一个心理学大咖曾经说过,中国人内心的恐惧多与死亡有关,如果一个人可以正视死亡,那么其他之事还有什么放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