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相多了,若成了还好,如若不成,也许只会适得其反。大体变得麻木了,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花太多的时间去重新了解一个陌生人。这样便能理解当时的我如何做出下面的事。
“习惯性”自以为的高效沟通方式——问题列表邮件发出去后,对象就直接把我拉黑了,原因很简单,她觉得这些问题可以慢慢聊,无需以这种方式,有点像面试,更不应问得如此露骨直接。只记得其中一部分,列出来供大家笑话。
1、生育后身材变形了,如果陪你塑身是否能坚持下来
2、婚后财务支配,除了孩子的教育资金、父母的赡养,其他的都自由支配
3、看中我哪一点
4、爱情是什么
5、婚后遇事吵架,能否不离开现场,当天沟通和好
6、是否自己下厨
7、如果对方父母对你有所抱怨,是否可以给予积极的回应而非抵触
8、谈谈自己的理想
9、介意自己的另一半去欣赏别的异性吗
现回首,这些问题我同样问过媳妇,但不是采取这么正式的方式,更多的是闲聊。沟通方式的不适用直接造成相亲的失败,人与人的相处不能简单地用一两句就能去了解,在彼此戒备心还未放下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去一步步深入。
两人关系的发展大体摆脱不了觉察、表触、亲密、维持四个阶段。一步步递进,终究还是需要时间的,深层次的共鸣隐藏在内心更深处,敞开谈何容易。
而觉察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谁也不会生下来就有朋友,总是从互相以对方作为知觉和交往对象开始的。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有的对面相逢,有的擦肩而过,由于没有交往的动机,没有特别注意,时过境迁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一方已觉察到另一方的存在,并进行详细的知觉和判断,才说明有了结交的表示,有了面对面的交往。
所以,如果相亲觉得没有意义,那就努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将觉察最大化,下手对象一多,机会就来了。
再者,为何有的人,只有一面之交就没有序文,因为相处时间少了,为何有些人相处多了却还只是普通朋友,因为价值观等不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哪都存在。可以说人性本是统一,只是经过后天教育熏陶发生了改变,在幼儿园就能见到端倪。我问儿子在幼儿园的好朋友有谁,永远就那几个,许久新增了一个,他便会兴高采烈地与我分享。全班三四十个人,五人一桌,基于空间的局限,男女性别的不同、活动爱好的差异,发展出各自不同的圈子,关系也就在各自圈子里诞生。同样的道理,一样适用于社会的我们。基于各类标签,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努力融入并促进圈子的扩大,认识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能办的事也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