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5日至6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深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基地、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举办,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和2345.com战略合作的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会议主题为:“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内容包括13位跨界专家学者演讲、16个主题论坛、20场沙龙工作坊、60份案例展示等方面。这次培训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使我在学校管理、教学理念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活动。教育不是卖服装,不追求花色品种。办学就是坚持教育本质,在坚持教育本质的前提下,以灵活多样、实际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育人的目的。育人过程的本质属性就是成长与发展。离开了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也就离开了教育的本质。健康成长的全部内涵尽在教育方针规定之中。教育方针规定的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培养的目标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其他的精神贵族,更不是背叛祖国和民族的人。“十八大”三中全会决议特别强调了立德树人,强调了社会责任。
二、遵循规律,重视学生成长。成长的基本含义就是从不成熟长大成为成熟的一个过程。时代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必然具有着时代和社会特征。我们主张全面发展,以适应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新的需求,更好完成青少年的发展性成长。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相对提高,这叫着自然成长。在其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加入教育因素,他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以及水平的提高与相对应的年龄层次比较有明显提前,这叫发达(或者全面)的发展成长。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自然成长,更要关心其发展性成长,还要特别关注发达的发展性成长。成长的基本含义就是从不成熟长大成为成熟的一个过程。时代是前进的,社会是发展的,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必然具有着时代和社会特征。我们主张全面发展,以适应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新的需求,更好完成青少年的发展性成长。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相对提高,这叫着自然成长。在其年龄增长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加入教育因素,他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以及水平的提高与相对应的年龄层次比较有明显提前,这叫发达(或者全面)的发展成长。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自然成长,更要关心其发展性成长,还要特别关注发达的发展性成长。
三、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
要办好一所学校,让学校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具有创新思维办学思想非常重要,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提出和确立又显得尤为重要。
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提出办学理念,就是将教育方针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时,提出的办学理念,要将教育本质属性显性化,变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行为和表现,变成可以定性和定量测查的东西。为了要实现办学理念,必须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所谓办学目标,就是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每所学校的具体性质都不同,因此具体定位和具体内涵也就不一样,要体现个性。还要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提出办学理念,就是将教育方针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时,提出的办学理念,要将教育本质属性显性化,变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行为和表现,变成可以定性和定量测查的东西。为了要实现办学理念,必须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所谓办学目标,就是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每所学校的具体性质都不同,因此具体定位和具体内涵也就不一样,要体现个性。还要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提出办学理念,就是将教育方针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时,提出的办学理念,要将教育本质属性显性化,变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行为和表现,变成可以定性和定量测查的东西。为了要实现办学理念,必须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所谓办学目标,就是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每所学校的具体性质都不同,因此具体定位和具体内涵也就不一样,要体现个性。还要考虑到《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要达到上述几项,要告诉全校师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样的一个共同遵循的原则,要体现国家办学的意志,要概括地表达师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志向,要用什么要意志努力达到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要告诉全体师生努力的方向。全本师生遵循的原则,要有具体的体现。学校要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良好的风气,无非是两个方向:教育者应该怎么做,被教育者应该如何做。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忠于职守。这个教育事业、这个职业操守,全部意义在你的工作对象——学生。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全部意义在一个字“爱”。而学生,到校学习,接受教育,要用一个什么态度?要付诸什么样的行动?从这两个方面达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学生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吃饭要爱惜粮食,穿衣要爱惜衣服,都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教师也是劳动者,不是压迫者,不是剥削者,学生理应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体现在:一是礼仪,二是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全部在于一个“勤”上。“勤”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意志努力的表现,是成长的必经过程点,是对家长养育的回报,是对社会的回报、是对教师劳动的回报,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使命感,责任感的体现。尊师才能勤学,一个不尊重教师的学生不可能做到勤学。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规律,更是人类学习的普遍规律。要形成良好的校风,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教风。教师要敬业,这种敬业精神体现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在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要达到:准确、科学和有效。《中国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育人过程,不仅要对教师提出要求,更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学习过程,除了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要养成良好的学风,良好学风的要求:一是要勤奋,二是巧用脑。
四、学校教育要有支撑体系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精品意识,教师也要形成自己的精品意识。学校从领导成员到全体教职员工要付出意志的努力,创造出精品教育;要有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地方课程的选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创建学校的精品学科,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品学科;要求每一位教师一年至少创建出一堂精品课堂教学,集中教师精品课堂教学,形成精品课堂教学库,为今后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资助。同时,对于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组织力量研究探索其成功的内在规律,并加以推广,以供参照创建自己的精品课堂教学;每位教师一年至少提供一篇精品教案,然后汇集起来形成精品教案库,成为今后教案的参考蓝本,提供今后科学处理教材和科学处理学情的参考。精品课堂和精品教案教师之间可以合作。擅长课堂教学的教师与擅长编写教案的教师可以合作,共同完成精品教学和精品教案,使其更趋于完善。 学校需要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但是这样的队伍只能依靠自己来培养。只能立足自身,通过实施品牌教师工程来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教师队伍。品牌教师具有五个层次。学校品牌教师诞生于学校骨干教师群体,是骨干教师的带头人。教研教改从启动到实施有个过程,但是必须逐步成为品牌。在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必然会催生和带动一批新的微小项目,逐步壮大,形成新的品牌项目。
五、校园文化建设
1、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承担了学校育人功能的基本责任。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建设的意志和价值观的体现。
2、课程文化。师生对课程的认识以及对课程开发的理念。
3、环境文化。环境的生态化、功能化及育人功能 。
4、制度文化。学校制度体系的人性化及其效果。 5、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国家教育意志的承载体和船体渠道,是学生文化的引导文化。教师文化是教师全部活动综合的体现。核心是引导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同。具体内容体现在师德师风、专业成长、师生互动以及教育科研等领域。
6、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一种需求文化。少年儿童与生俱来的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存在着探求的冲动和欲望。学生文化的建立就是引导学生青少年学生对学习产生热爱。实质是信仰、志向的树立,是一种在教师文化引导下的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具体化。
总之,学校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要遵循人成长的规律,也要遵循教育的规律,立足农村教育现状,坚守农村教育,以创新促发展,让农村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