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坚持了一件事但技能却没有长进,成长效果也不明显?
跟着打卡7天训练营、21天训练营或者100天训练营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原地踏步,没有进步。
逼迫自己学习,除了一方面养成了完成任务式的学习,但看着大家的认真学习身影,最后陷入了焦虑的状态,得不偿失。
还有那1万小时学习定律,是否真的有效?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说到:
“刻意练习区别于简单且重复的练习,它更多要求的是我们要走出舒适区,明确好自己执行的目标,为达到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包含监测进步的手段,保持动机,坚持专注投入在练习过程中。”
其它的先不说,但从简单重复练习这一块,很多人都经历过,做着简单事,并且喜欢重复着做。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简单舒服呀,不用动脑。
这就让我想起来一个“路灯效应”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十三世纪,一位善于自嘲的哲学家纳斯尔丁,他在家中不见了一枚戒指,于是跑到外面的院子到处寻找,而不是在家中寻找。
他的妻子见到后很疑惑就问他为啥在家丢的戒指却在院子里寻找?
他回答说:外面的光线比家里的光线更好一点,也方便找一些。
听后这个故事是不是又生气又好笑。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以其它不同的形式干着相同的事。
这个故事放在现在被称为“路灯效应”,就是喜欢在最容易的地方找东西,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区。
刻意练习中提到除了喜欢做简单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需要注重互动反馈。
当我们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种趋势,就是大家在各自的职业领域和商业世界中接受训练时,更多的是重视知识,而不是重视技能
主要的原因是两点,第一是传统,以往大家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
第二是容易方便,把聚集起来的人统一介绍知识,比起另外需要单独创造条件让大家通过练习来提升技能,要容易得多。
《刻意练习》中提到在一次具有影响力的医学研究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干预活动。
所谓的干预就是参加各种会议活动,不管是讲座还是座谈会,分享会等,希望以此来增长自己的医生知识并精进自己的医术。
但戴维斯发现,最有效的干预是那些具有一些互动性质的干预活动,比如角色互动、小组讨论、案例拆解分析、实习演练培训等等。
这些活动实际上既提高了医生的医术,又改善了病人的治疗。
相反,效率最低的活动是那些“说教式的”干预,也就是那些教育活动基本上是由医生聆听讲座。
但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它们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一种医学继续教育活动果。
不仅是医学上,其它各领域都是喜欢采用这样的方式,因为传统且方便。
所以总结下来,当我们想要精进自己时。
第一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第二就是找到自己的学习对象,参加建立具有反馈机制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说教活动。
当然也需要学会找到能对标的导师,在这就不加以论述分享了。
以上是《刻意练习》的部分阅读感受,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希望大家一切共读学习进步。
---------------
春夏爱阅读写作|春夏
写作阅读 |自律成长|职场提升。希望用文字温暖每个春夏秋冬♀ 走出生活中的迷茫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