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是一个三四线城市,全市人口三百多万,GDP1000亿左右,平均月工资2000-3000元,各行业不等,房价在5000元朝上,最贵的刚刚破万。
因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所谓的建议和感悟,也只能是针对类似的城市,相似生活的朋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是2000年上大学,现在35岁,我们很多同学在外读书后,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现在基本都已娶妻生子,大家的收入其实差不了太多,两口子如果工作都比较稳定的话,一个月加起来有8000多的收入。但仔细观察,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的十年时间,虽然收入可能差不多,但现在的生活状态却已慢慢有了差别,有的买二套、三套房了,而有的第一套房还在还贷,有的感觉生活蒸蒸日上,而有的感觉确实比较紧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和是否持家,是否理财有很大关系,比如:
一、过更简单的生活。
多在家做饭,少在饭店吃饭。在家做饭有几个好处:
第一,省钱。六七个朋友一起吃饭,如果在饭店,差不多点的地方得300多元,但如果是自己买菜做饭,最少省一半,如果厨艺很好,不超过100元,就可以吃好吃饱。如果不去菜市场,你都不知道原来饭店一盘菜可以挣这么多。
第二,有情趣。夫妻两人在家做饭,一人切菜、配菜,一人炒菜,有分工、有合作,捎带一起说说话,感觉这样的生活特别接地气,特别真实。有时两个人太忙了,在客厅要不看电视,要不看手机,有效交流很少,在厨房不一样,远离这些电子产品,想到哪说到哪,能有效增进夫妻间的感情。
第三,保持专注力。以前做饭时喜欢听音乐,感觉做饭就是个稍稍带带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发现,炒熟一道菜不难,炒好一道菜真心不容易。就拿最简单的炒土豆丝来说,工序就摆在那,但可能就炒不出别人的味。所以做饭需要专注,放哪些调料,顺序是怎样,放多少,火候如何把握,这都需要仔细观察,仔细思考,时间长了,你会爱上烹饪的这种感觉,会爱上为家人做两道美食的感觉。
不要过于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买、买、买,不是需要,不是确有必要,而是因为看到别人有了,而是听到别人说,你为什么没有。就拿最简单的手机来说,128G的苹果7P,大约7000元左右,不能说没有必要,只是可以看自己情况,苹果的特殊功能都能用上,能把这个手机功效最大化,那就是值的;如果仅仅是因为看到别人有,那就值得商榷。个人认为,有这个钱,可以给每个家人买个差不多的手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可以孝敬老人。车也是一样,有那个能力,买个好车,属于人之常情,但背着过多的车贷,只为想给别人证明什么,就显得不是太有意义。
你是否试过这样的生活,骑着自行车,拿个诺基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们没有那么重要,没有多少人找我们,微信找不到,自然会打电话,一切开心就好,身心愉悦的同时,也能把自己的生活更得更好。
二、过更自律的生活。
多看书学习,多投资自己。持家理财不过是四个字,开源节流,而开源的作用要大于节流,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更多的心思应该放在如何开源上,如果提高收入,如何扩大收入的渠道,如何提升自身的价值,挣的钱多了,做事情的余地自然就大了。
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们把看手机的时间用在看书上,是不是假以时日,会有很大的改变。看书其实是最好的投资,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一个月有100元钱,买3-4本书,能坚持着看完,对一般人来说,就很了不起了。而如果拿个手机,白白流走的时间不说,有时忍不住看个这,买个那,钱就是这么不知不觉花出去的。
多看书学习,才能有更多的知识输入,更深的思考,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又有哪些是自己真正擅长的。时间长了,要不知识面广了,别人说什么,你能听得懂,你能跟得上;要不对人生的理解深了,遇到一些事情能想得开,比别人更豁达;要不哪方面的能力更突出,如果有可能,完全可以转化为收入。
早睡早起多锻炼,远离疾病和感冒。我有时也看身边的朋友,有的喜欢抽烟、喝酒、熬夜,生活完全没有规律,怎么高兴怎么来,当下确实是比较开心,身心愉悦,但时间长了,身体总有拉警报的时候。而且这些生活都是需要钱来做基础的,别人请完,我们也得参照这个标准,走个流程,要不以后怎么处;而抽烟、喝酒、打牌这些嗜好都很容易上瘾,烟瘾大的,一天一包半、两包烟,这就是40、50元钱,一个月就是1500;现在都想喝点好酒,一瓶一百多,酒量又都不错,半斤朝上,请一顿差不多的饭,怎么也是500左右;而打牌更是无底洞了,码越打越大,输赢都在1000左右,赢了钱见不着,请客吃饭瞬间散玩;而输了钱,这是实实在在的,越输越想玩,越玩越怕输,背上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基本很难赢。
如果生活能有规律,完全是另一种概念,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可以去外面跑跑,可以走走,可以看看书,可以为家人做份早餐;下班后习惯回家,也喜欢回家,陪爱人看看电视,检查下孩子的作业,问问他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和他一起构思篇作文。这样的生活,尽管平淡,尽管周而复始,但却走心,但却真实。
有规律的生活,会回馈我们很多。比如,每天朝气蓬勃的上班,每天清清爽爽的状态,比以前瘦了,不如以前怕冷了,又是过去的那个棒小伙了。
三、过会投资的生活。
钱非借不能攒,不要怕借钱。我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基本是一个时间,这十年来,一个最切身的体会就是,不要怕手边没有钱,只要是干正事,想方设法去做,单纯攒钱很慢很困难,但借了别人的钱,有了压力,还起来会快很多。很多人买房时,手边的钱并不宽裕,东挪西凑,还借了不少,结果买了也就买了,没多长时间也就还完了,如果觉得手边钱不够,没有下手,那这些钱也不知道怎么就没有了,人很人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差在了这一念间。
学着适当的投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说实话,我们平时投资的渠道还是比较窄,就那么几种。如果是股票,我也交了不少学费,个人感觉,短线确实很难,短平快一般人玩不来;如果不急着用钱,手边有些闲钱,可以适当分期分批买一些相对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比如白酒、银行、保险等,相对有保障,挣不了大钱,但比存在银行强;如果手边的钱只能放几个月,建议买一些理财产品,有90天的,有半年的,很多银行是5万起,也有门槛低的,利率大概在4%-5%之间,不要小看这几个月,这点利息差,以10万元、存3个月为例,如果是放银行活期,估计也就20、30元利息;而买个理财产品,就是1000多元钱,完全可以用利息买个手机孝敬父母,而且这都是稍稍带带的。如果想每个月攒点,建议在银行办个零存整取,每个月扣1000-2000元钱,其实对正常生活没有多少影响,一年下来,有个2万块钱,完全可以支持自己办一些事情,实现一些梦想,可以是旅游,可以是买个大件,总之,从容很多。
有余钱有条件就买房。对三四线城市来说,目前来看,房价上涨的空间不是太大,一方面外来人口有限,刚需就有限;另一方面满世界的房子,供大于求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买房,要那么多房子有什么用?我不这么看,我总认为有钱有条件就买房,原因有三:一是抗通胀,房价上涨空间再怎么小,应该也在一个慢牛通道,考虑到收入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因素,买房还是相对比较保险的一个选择;二是强制储蓄,买房势必会给平时的生活带来压力,年轻人普遍手比较大,有很多不必要的支出,有压力是好事,很多事情就是挤巴挤巴办成的;三是为老人改善住房,现在年轻人的房子普遍不错,电梯楼,封闭式小区,绿化也很不错,但很多老人还住在旧小区。买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老人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比如,有电梯,就不用爬楼梯;比如,楼底下有公园,就不用大老远去其他地方,孝敬老人,体现在方方面面,让他们宜居,是很重要的一点。
对多数人来说,挣钱渠道毕竟有限,基本还是靠工资,那怎么持好家、怎么理好财,怎么把收入利用最大化,就是一门学问,需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愿我们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