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问叶嘉莹先生:“叶先生,为什么你能把西方的学说都结合到中国古典文学中来。我也看了许多西方现象学的著作,怎么就结合不起来?”
叶先生答曰:“因为你没有一个根源,你无从结合,尽管你看得再多,它们都是支离破碎的,都是散漫的,你没有一个中心把它们贯串起来。”
我想到了各个行业成长的基本策略,读,思,实践,反省……
为什么有些人也算兢兢业业就是出不了也修不成一个“自我”?
一不要钻牛角尖,洋洋自得。生活中许多人特别仔细,算小帐,抠字眼儿,锱铢必较,这样的态度不能要。
二要能够旷达兴发,有格局,所拥有的好的坏的,都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要修,要悟。
叶先生也说,现在很多人对古典文学感兴趣得少,学历史的更少,这是悲哀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清清楚楚认识到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尽管它有不好的地方你要扬弃,但首先你要有所了解。”对历史和古典文学通识,大概就是一个想要体味文学趣味的人儿必由的“根源”。
观照自身,我是属于对语文教学有兴致的人儿,综合来看,必然得跟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各个方面休戚相关……
所在的好几个群里常常轰轰烈烈地抢名师课堂实录,以便直接“学艺”,再选取“精华”依样儿应用于自己的课堂里,这样的积极值得鼓励。包括我自己,每天看一节名师视频,仍然在继续……但是,长此以往,不免产生焦虑迷惘。
表面上,学了几招,也无根浮萍般轻飘飘。“拿来主义”毕竟粗暴,欠缺思考,“招之妙”于学生、文化背景、课堂环境,到底适不适合,咱说不好也不知道。
这是由叶先生的“根源”一词,想到自己的专业成长感悟之一。
再说其二,自己的阅读也应该必须寻根——由“案例集锦”渐渐转向“专业理论”啃读,专注“穷尽一个领域”。
《宋史·苏轼传》讲子瞻幼时读《庄子》曰:“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说他内心有一些见解,不能够说出来,现在一看见《庄子》,说得正是自己所想的。
再引孙绍振先生的话,他说:“语文课堂上讲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在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当时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自己当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想知而不知,甚至是自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
这也是与诗词,相通的。老师要上“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才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才能引起学生的“兴发感动”,才能有创造产生于课堂中。
境界的“根源”,“追求”是关键。
举例,同样写美女,欧阳修《蝶恋花》与欧阳炯《南乡子》给人的感觉就截然相反。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欧阳修《蝶恋花》)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连。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欧阳炯《南乡子》)
取材,都写了“首饰衣衫”,组合糅造成品,深义境界却千差万别。
我想,都是讲课,都是读书,相通亦有别,只在细微间。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放开自我,不炫耀,不夸张,不浮漂,追求一种更好层次的美,含蓄、蕴藉、深厚。
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