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完《故事思维》后,决定重新看一遍2009年的热播剧《蜗居》,目的是为了分析如何写好一个故事,而看的过程中,我反复在思考一个问题——穷人为什么穷。决定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中学到的知识分析一番。
1.赌徒心理
剧中有一个情节:海萍为了买房子,省吃俭用,期待一夜暴富——她舍不得买菜做饭,天天吃挂面,却每天花10块钱买彩票,仅因期待彩票能中个百万!
分析:
穷人期待一夜暴富,采用的方式是以小搏大——哪有这样的好事情!要知道:买彩票中奖是小概率事件——
【买彩票,“双色球”一等奖的中奖概率为1772万分之一,二等奖的中奖概率为118万分之一。 3d单选的中奖概率是1/1000。 每次买彩票都是一次独立事件。】
2.穷人“天生”爱抱怨
情节:从海萍决定买房后,就各种抱怨——抱怨天杀的房价、抱怨老公没本事、抱怨同事的请帖、抱怨加班……她被困在充满问题的当下。
分析:把抱怨当成刚需,注意力当然被浪费在问题上!典型的属于钥匙丢了还盯着锁头看的那一类人。
3.穷人不珍惜时间
情节:因为被同事红色炸弹打中,掏了140元。一回到家海萍就各种抱怨,想把140元省回来,于是她决定买辆自行车上下班……这样的话,公交车钱就可以省下来了——不仅可以赚回一辆自行车钱,还可以省钱,太划算了!
分析:钱是省下来了,花费掉的时间却不复返了!穷人常常把钱看得比时间重要,短视的思维让他们越过越累,越过越省。要知道这时间用来提升自己,将让自己未来变得值钱,会比省下的那点钱来得更划算啊,然而处在井底的青蛙,它怎么会知道世界有天大!
4.穷人不思进取
情节:在海萍辞职后,和老公苏淳商量学习深造,以后好再找工作,却迎来苏淳的一阵冷嘲热讽——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学什么?!
分析:难道年纪大了就不用学习?难道年纪大了就要“葛尤躺”着等死吗?越不学越贫穷!
5.穷人的刚需是花钱
情节:在海藻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后,第一念头是买买买。
分析:当然来的这种意外之财,想要花掉是心虚的表现,若是正当渠道来的钱,把钱花在可以增值的事情上(如:报名学习理财,或其他新技能)。
6.穷人希望以小博大
情节:最牛钉子户李奶奶希望通过10平米的房子换到百平米的房子。
分析:等价交换是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作为交易的双方,缺失这个意识,就容易出大事。
7.穷人举棋不定
情节:海藻决定回归小贝怀抱,在公司辞职时,遇见了宋思明,全副武装霎那间全部瓦解,她心慌意乱,竟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何种生活,以至于对宋思明发给她的短信舍不得删,引发了东窗事发——小贝主动选择离开。这是一个被动选择的答案。
分析:穷人面对选择时常常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三心二意、心猿意马……而关于选择的方法论——添加必要条件。海藻面临的最典型的择偶问题。如果她有一套选择的方法论,或者下场就不至于那么不堪吧。
现在变身为有选择方法论的海藻——
择偶必要条件:
(1)同龄人 (2)三观相近 (3)有解决问题能力 (4)持续成长……
8.穷人缺乏长期视角
情节:从海藻上班后,对职业没有长期规划,工作只是为了营生——即便她极其不喜欢那份工作,也极反感老板的行为。再后来因为对未来生活没有长期规划,以为小贝离开自己了,自己仿佛走投无路,只能重回宋思明怀抱……
分析:任何人出售自己的时间时都应该掂量一下——投入于此,是否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对自己的价值积累是否属于正向积累?
如果海藻一开始就能明白出售时间的法则,那么,她找到的工作至少不会是为陈寺福工作。(陪客户吃饭、唱歌、喝酒对成长并没有多大帮助)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额,不过,如果这样,故事就不能酣畅淋漓了)
最后小结: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的不同,因为思维不同,所以观念不同,以至于虽然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却处在不一样的世界里。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活着就应该不断持续升级自己的大脑,让自己有机会活在更好的世界里。
附:相关推荐
(1)书籍:古古《穷人缺什么》
(2)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