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他破例哭出声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只我一个徬徨无着落,去哪里呢?——老子的情书和绝命书
书12-18讲述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及其文学造诣、文学成就。中国哲学家—先秦诸子的思想
书
中国历史文学造诣著作有:《左传》、《国语》、《战国策》,后来才是《史记》。
《春秋》的文学价值。《左传》、《公羊传》等,都以《春秋》为师。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却属文学的源流。
《史记》落落大方,丈夫气概。
木心先生认为:如果司马迁不全持孔丘立场,而用李耳的宇宙观治史,以他的天才,《史记》这才真正伟大。写出人物、忘掉儒家时,是他最精彩的部分。
而那时中国几乎没有哲学家。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义,无功利可言。兵家、法家、杂家,都在权术范畴。忠、孝、仁、义、信,则规定人际关系。伦理学在中国,就是人际关系学,纯粹着眼功利。权术、功利的着眼避不可少受孔子影响。
人
先生说,古历史学家文章写得之好,功力奇妙!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莫不如此。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孔子调皮、滑头,话从不说死。魏晋人士言志最好,好在狂而得体,本身确有那点分量,不肉麻,而能诗意洋溢。
老子
木心先生喜欢老子哲学胜过庄周,认为李耳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
先生说:我爱老子,但我不悲伤、不绝望、不唱反调、不骂、不出鬼主意——我自得恶果,所以不必悲伤;我不抱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反激。我也有脾气要发,但说说俏皮话。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又称聃,楚国人。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木心先生认为这是老子的绝命书、情书:老子恨这个世界,觉得犯不着留什么东西来给后世,他又爱这个世界,要把自己的思想落成文字,给后来的智者。他的精神血统的苗裔明了他的痛苦,他的同代人没有一个配得上与他谈谈,他彻底孤独了二百多年。但他要在未来中找朋友,找知音,于是有《道德经》。
文中一处特别感动:“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只我一个徬徨无着落,去哪里呢?
他的孤寂、凄凉和完全绝望。
老子的叛逆:儒家说“天人合一”,“天命不可违也”。独有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般书生之见、市侩之见,乃至学者、专家、大儒,都说老子消极、悲观、厌世。木心认为,正是这一代一代的愚昧无知、刚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观、厌世、消极。
老子的哲学: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清醒地把宇宙观放进世界观、人生观。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从宇宙观来。
老子处很坏的时代,政治卑鄙龌龊,天下愈弄愈乱,老子遂提出“无为”、“无治”,这是生气,是绝望,是唱反调,是现状逼得他往极端走。老子哲学是伤心人语,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他的理想和当时的现实,他对他之后的一切的历史现实,都是宿命地叛逆。明知不可行而言之,老子的理想世界,全然梦境,是他个人的诗的乌托邦。
老子思考宇宙、生命,而他哲学的极精练、极丰富,就在他有明晰肯定的宇宙观。庄子,是老子的继续,是老子哲理的艺术化。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先生说:
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
老子的文学性,语言直白,可是含蓄,无限深意。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的思想,奇特,他主张退、守、弱、柔。一是他的气质,二是他吃够了苦,对付宇宙自然,对付人事生活,退、守、弱、柔,才能保全自己,立于不败。
老子理念的支点:道。孔丘是仁,孟轲是义,韩非是法,老子是道。礼→义→仁→德→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也是从道而来:“天法道。”(第二十五章)天者,在古代指宇宙,那么,宇宙从道而来。
对于老子的思想含蓄而深邃,木心先生类比言:
思想、情操越是高超、深刻、伟大,越是自然地涌现。可是怎么会含蓄无穷呢?因为思想情操本身细致丰富。请看希腊:希腊的雕像,裸体的;希腊的神庙,那柱子,那浮雕,都可说是裸体的。圆就是圆,三角就是三角。到巴洛克(Baroque),就穿衣服了,到洛可可(Rococo),全是装饰,内在的真实被掩盖了。
希腊雕塑:荷犊者,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单脚迈前的渐灵活站姿和那只萌萌的牛犊
巴洛克:弹琴者(卡拉瓦乔),光与影的艺术,粉红的诱惑中彰显对天主教的反抗
洛可可:Mettezin(华托) ,忧郁的弹琴者,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富贵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