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诗和远方,选择便意味着取舍,不能走的太远,离开太久,因为心中有牵挂,对于我来说这份牵挂就是父母和家。选择了诗和远方便意味着我要舍家独自远行。
记得上次过完春节来上海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父母一起睡的,黑暗中爸妈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夹杂着琐碎问题,我能感觉到他们是因为舍不得我。那一晚他们都没怎么睡着睡,第二天大清早六点左右就起床了,开车送我到车站。这期间半小时左右的距离,爸妈什么都没有提。气氛有点低沉,我想他们应该是舍不得我,而又不愿意说太多关心的话给我负担,千言万语似乎都说不尽。而我心里只对即将要去的城市充满期待且没有丝毫犹豫。我们到车站的时候差不多就该上车了,他们把我送到车跟前,爸爸就说了一句“快上去吧,注意安全”。
等我上车后,我的内心还是平静的,我望了望窗外。他们已经走远了,头也不回的走了,内心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失落的。我在车上静静地坐了十分钟左右,脑子是放空的状态,车也快开了,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喊着我的名字。我一蒙,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妈妈就已经出现在我眼前,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上来,“快趁热吃你最爱吃的面”,然后匆匆忙忙头也不回的下车去了。原来,他们头也不回的走得那么匆忙,只是为了给我买碗面。车已经启动了,缓缓的驶离这个有着我的家我的父母的地方,我端着面沉思了很久。手机突然来了一条短消息,是爸爸发来的:“女儿,我和你妈目送你乘坐的客车缓缓驶离车站,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一样。特别惆怅,做父母的不求什么报答,只希望你这一生能平安,快乐,幸福”。那一刻,我已泪流满面,我突然好想改变我远行的方向,掉头回到父母的怀抱,可是我又知道,我只能想一想而已,并不会掉头回去。
有人感叹道““这些年,我所有的眼泪都流在春节结束后,父母送我上车离家的时候。”情真意切,却万般无奈。”从父母角度来看,他们也有更多的理由牵挂子女。如果子女一定要远游,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让父母放心的去处。可是,这恰恰是一个“无方”的年代,青年人漂泊异乡,身心无处寄放,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家。这正是让父母放心不下的地方。母亲担心我的早餐,怕我早饭没有着落,潦草应付过去,亏了身子。“不怕一顿不吃,就怕十顿不饱”。我常嘲笑她,说她本末倒置,用我的话说,“早餐是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事情”,我们经常下馆子一顿好几百块,有鱼有肉有虾,我有那么多人生难题、终极困惑你不关心,偏偏要纠结什么早餐。可是,今现在我体会到了她的深意。稳定的、营养均衡的早餐,正是“家”的首要标志,是“有方”的重要前提。对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担心。
一位海外学子在日志上说:“我十九岁上曾发誓,父母去世之时守孝三年,如今我再发一誓,毕业后五年为期,纵弃前程锦绣,亦决然回家,以全人子之心。”还有人说:“有人问我,为什么上完学不留在大城市要回来工作?我说,因为家里有我的家人。我自认为,工作不是说签了牛逼的企业或者去了牛逼的地方你就牛逼了。工作不过是为了过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不喜欢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建设别人的家乡。等到爹娘老死还要赶着飞机回去,还不一定买得到票!”少数人的回归和反抗,让人钦佩。但另一个事实是,大部分人仍被时代裹挟,急惶惶踏上不归路,却忘了其实身后还有另一条退路。
现在,我既已选择了远方,选择了背井离乡,那么就意味着独自舍家远行,虽然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但既已选择,就不要辜负他们的牵挂,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就为了心中的那份牵挂和那个执着的自己。
我可以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和一个归期,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和远方。但我不会离开太久太远,因为心中有牵挂。总有一天,我会背着这些年所收获的行囊,回到家乡,回到心中所牵挂的地方,牵挂的人身边。陪伴他们,以全人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