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左右的孩子慢慢会形成自己的主观意愿,分清楚什么是家长希望他做的,什么是他自己想做的,经常这时候就会出现父母孩子对着干的现象,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说非要孩子分享他最喜欢的玩具,让你把LV包包给同事用一个月,你愿意吗?其次要尊重孩子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尊重本身才有以下三招法门可以运用!
办法一:后置自主决策后的奖励。比如说一早要赶飞机,孩子死活不肯起床,这时候你可以说,你现象起床出发的话,到了机场将有机会与飞机进行10分钟的互动游戏,游戏方式你来决定,你想做什么呢?
这个让孩子觉得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因为一件可以期待的喜欢做的事情,而主动起床
办法二:决策前的过程互动奖励,也就是说不是让孩子选择吃饭与不吃饭,而是选择用红色的汤勺还是蓝色的汤勺吃饭,这个要点是结果是你已经定好了,但还有部分选择权给予了孩子。
那如果这样还不行怎么办?
办法三:孩子情绪到了死胡同,怎么都要和你闹,那你也要遵循原有的规矩和原则,尝试去和孩子感同身受,这招也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比如说孩子哭闹的要玩具,你要和他说这个月已经买过玩具了,不能买 了,你可以哭出来表达难过,很难过就多苦一会儿,我抱着你哭,这就是和孩子感同身受,而非对立面沟通!
这三招都不难,也可以看出,第一个办法是树立孩子的目标感,第二个办法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止一个,第三个办法是希望孩子理解,最亲的人是爱你的,可也希望你要尊重彼此的约定原则。
不育儿不育己 你生娃是干啥
成长这个事情光说不练假把式
育儿育己
记录成长 有迹可循 惊喜不断
|成长迹的第十八篇文章 记录于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