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犹豫是否直接开始写阅读进阶篇,虽然方法都在那儿摆着。但总觉得现在就写,会有些违背自己“先验证,后分享”的原则。还是先结合自身说经验,我想这要比空口讲教程更有价值。
阅读,首先要有一个目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则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所以在开始读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为了什么而阅读?
之前,因为想要弄明白Mind Map是怎么回事,所以读了东尼•博赞先生的《思维导图》,读到书中一个小练习:写下“幸福”一词,然后将它圈起来,以它为中心,画十个分支,在每个分支上写下你一想到幸福这个概念就会联想到的词。
于是,想要回答“幸福到底是什么?”,便成为一个新的阅读目的。
明确目的以后,需要开始搜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章与书籍,这就涉及到“同主题阅读”。因为并非完成课题研究,所以可先挑选3本(篇)进行阅读。为什么是“三”本(篇)?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只看一本书,观点容易片面;看两本,矛盾处容易让人迷惑。三本便能将统一与对立互相调和,最终形成自己、全新、全面的观点。
选好书以后,就开始一页一页的读吗?以前的我,也许是如此。但现在,开始看的会是前言和目录,然后快速翻阅每章每节,浏览大标题以及每段开头和结尾部分。,以此了解全书的结构框架与中心思想。而作者的观点往往是在前言就会点明。此步骤即为泛读。
比如上面这张图,是在快速浏览了马克•曼森《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样》前言,目录和前三章后完成的。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幸福的本源是奋斗,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和完善自我,而对其最有影响的便是个人的价值观,作者通过分析五种有问题的价值观来说明如何重塑幸福。
了解完文章与书籍的主体内容以后,就可以开始精读。精读重点要读的是和阅读目的相关联,以及自己从未见过或不太熟悉的部分,用以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
如这篇丹尼尔•吉尔伯特的《哈佛幸福课》听书笔记阅读。这是建立在别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或者找不到原书,研究一下别人的拆书笔记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办法。
这本书聊幸福的切入点(预测未来)和之前的那本(价值观)完全不同。
同样是先泛读再精读。
很多时候,只读一遍是不足以完全理解的。精读就是在给书瘦身,让我们找到那20%的重点内容。
对思维导图本身的绘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泛读的图重在方便简洁快速,自己看明白。精读的图重在图形语言,逻辑梳理,让别人看明白。
当你想让别人明白的时候,就会反过来加深自己的理解。所以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如果想要将所学的知识化为己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分享。
第三本便是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如散文集故事集般将如何获得幸福娓娓道来。至此,对幸福这一主题,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了呢?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不断选择更好价值观的自我完善;是把握当下的点点滴滴;是恰到好处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