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疏影
李玉刚,曾是前几年霸屏的“妙音娘子”。这几年,似乎销声匿迹,有人说他皈依了佛门,在这本书中,我们找到了他那颗皈依佛门之心,更见到了他酷爱艺术,不断充电,不断充实自己的艺术之魂。
台湾的黄永松先生有句话,给李玉刚很大的启迪——“为了新文明的建设,不但要留住手艺,更要倾听历史。”
已经在歌唱演艺圈里跋涉到一定高度的李玉刚,用他美妙绝伦的声音占有了一席之地。高度已有,再继续下去,应该是增加其厚度,增加艺术的底蕴。于是,李玉刚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寻访美的存在。
明星的生活有耀眼的光环,但也不是事事如意。人生有得必有失。正因为它的不完满,李玉刚持一颗修行之心,敬畏前行。
建盏之寻、武夷山云南访茶、缂丝之美、云锦之旅、探访宣纸、敦煌揽胜都体现了李玉刚对艺术的虔诚之心,对艺术的孜孜追求。
在建盏的世界里,李玉刚看到了一种坚持,一种精益求精。于无数残盏碎片的堆积中,看到的是对完美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茶的世界里,李玉刚看到了为人之本。不管是云南的茶还是武夷山的茶,都还原了当地的气候,温度,炒茶师傅对茶的态度。得好茶,所以的条件缺一不可。
艺术的展现,也是如此。
倒茶,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所谓见面三分情,茶倒七分,剩余三分留给情。中国人的行事讲究这道理:事不做绝,话不说满。倒茶也是这么个理。
李玉刚的体会是:如同绘画,高超的艺术家总不会将画面画得太满。一方面,让画面能自由呼吸;另一方面,要给观看者以想象的空间。人生要留白,倒茶也要留白。茶若倒得太满,饮茶者举杯便不方便。人生如果太满,则亦不便进退。人生如果太满,就学会自我倾到,重新续水,重新体会,重新学会空杯心态。
作为新一代的艺术传承者,有这样的体悟,能做到虚怀若谷,离艺术大家的距离还远吗?
在锦缎的世界里,李玉刚发现了艺术的厚重。
一个生命的本质就是走向它的消逝。但消逝不代表颓败,而是为了在彼处更恣意地绽放。
看着如此华丽的云锦,其编织过程如此繁杂。云锦织造几乎挑战了织物技艺的极限。美的诞生,竟历经如此艰难的阵痛,做好缂丝,勤奋之外,悟性才更重要。
而对于任何一样技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十年工夫不足以成为一代大师,终须一点成睛,开悟了意境,才能成就传世佳作。
在宣纸的世界里,李玉刚感受到那种不破不立,破中有立的精神。
竹子要想成为宣纸,首先要把竹子撕碎成丝。然后经过一道道工序,一道道的历练,成浆,成片,成张,最后成型,为宣纸。
谁都不是一出生就成名成家,在这之前,是要经历一番脱胎换骨的苦难历程的。
敦煌揽胜,让李玉刚感受到美的演变是要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沉浮,翻滚,才能到达沸腾之美。
当年玄奘从这里出关,高崖洪波,沙漠危途,舍生向西而行,终于取得真经。那九九八十一难,让我们记忆犹新。
记载这些美的壁画,经历的修修补补,告诉我们,慢工出细活,没有一颗平常心和专注的匠人精神,很难出精品。我们现在讲究效率的生产,出来的大多是流水线产品,不是精品。
由此看来,精益求精,细致入微,那不仅仅是技艺的精湛演绎,更是内心深处从容平和的体现。
如不细细品味李玉刚的精神世界,粗看文字和图画,还真以为李玉刚抛却尘世,遁入空门。
细细读着,品出了李玉刚积极入世之美。没有喧嚣,没有哗众取宠,有的是对艺术的虔诚之心,一种对艺术营养的汲取,一种真诚的对艺术的感悟,一种对艺术的浸染和提高。
期待李玉刚新的作品出现,一种更高更精美的具有匠人精神的作品出现。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