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
董宇辉用自己的逆袭证明了“努力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努力在“上层社会”的竞争中依然具有一席之地,我们的社会并未被资本逻辑和某种潜规则完全遮蔽,光明正大的本事和才能即坚忍不拔的刻苦努力依然是人们晋级的主流手段。
“学历无用论”一度甚嚣尘上,投机取巧也成为一些人的“人生哲学”,努力被与“老实”“笨拙”“底层”划上等号。
然而董宇辉以自身的成长告诉人们,无论天赋再好,努力也必不可少。
其实心理学家早就说明了努力的价值。努力不仅能让人朝着理想迈进,还让人感到充实;通过努力,人们获得了掌控感、效能感、价值感,这些都是影响人幸福的重要因素。所以,越努力的人越幸福,一点没错。
但社会肌体的过于庞大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多样性也使人们对过去的观念产生了怀疑。网上有人说,“辛辛苦苦985,毕业小5000”,期望和现实的不对等让一些人否定了努力的意义。
但一个努力的人,5000可能只是一个起点,结果远未到来。而你想要的结果就看你怎么努力,董宇辉一开始也不过拿的普通教师的工资。就像董宇辉自己所说,努力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
2.善良质朴是人类社会进化出来的。
人类是一个很聪明的群体,人类会在进化中总是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一面。
人们喜欢和善良的人打交道,因为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善良人的伤害。
人们在“利己”的立场上选择善良,选择“不把世界让给烂人”;人们喜欢周围的人都是善良人,社会上善良的人更多,自己才会足够安全;这种利己选择也自发地带有很强的道德性,因为它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为芸芸众生,普通渺小,只有形成善良质朴友好的社会规则,用这些规则保护每一个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每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否则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面前,绝大多数普通人可能难以生存。
如果说善良是一种道德品质,更不如说它是人们之间的契约,一种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的契约。
所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美德与善良,才是我们普通人的铠甲,它不是约束,是来保护普罗大众的,孩子们具备了善良的品质,才更有可能被社会所选择。
并且从个体来说,善良等优秀品质也会形成对自己的良性回馈。俞敏洪第一次被绑架,成为7名受害者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一种良性回馈和现实因果。
3.具有同理心、共情力是个人社会化的关键。
“和别人相同”是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和重要来源。心理学家说,具有从众心理的人其实是在寻求归属感。
在农业社会下,人们的生活分散却又统一;计划经济下,人人有单位,人人有组织,组织可能会调节人的家庭矛盾,甚至给人们的婚姻大事“把关”,这种“包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却也给人们很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然而工业社会下,劳动分工将社会细化为无数细小单元。这些细小单元和一个个的螺丝钉组成了社会庞大的有机体。
社会肌体越庞大,个体越渺小。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支持与共鸣。
但人工智能让却进一步打破了人与人的“连接”,在人与人之间加入了“机器”,截断了“人-人”自然连接,转向“人-机-人”甚或“机-人-机”模式。“我在看你,你却在看手机”将成为智能时代人们生活新常态的象征。追求与社会的深度连接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
4.审美能力是未来的竞争力。
多数人把审美看作生活品味,但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彭凯平教授认为,审美首先满足人类生存需要。
“羊大为美”对是中国传统文明对“美”的汉字解读和生存解读;今天人们喜欢更大的房子,更精美的食物,因为大房子住着舒适,精美食物营养价值更高。
审美能力还和人的创新能力挂钩。从今天到未来,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力,一个没有审美能力的孩子,创新能力怎么开发呢?以什么能力回应时代需求呢?
审美能力还能把人和人工智能的真正区分出来。在感悟情绪、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上,机器远远不能媲美人类,机器的“感悟”是程序化的,而人才是“原创者”。
未来也许有很多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关于美的创造却不能被人工智能吞没,拥有审美力的孩子,在未来时代更具生存空间。
自我审美也是个人幸福的关键。彭凯平老师说,在摆脱物资匮乏以后,人类从物理社会走向心理社会。一个人只有由衷地喜爱自己、欣赏自己,并且“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有足够的热情和力量接纳和迎接这个世界的美好,否则孩子体会到的,也许都是“人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