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TC专访间】亚信高伟:重要,但刚起步的数据资产管理-CSDN.NET http://www.csdn.net/article/1970-01-01/2823151
摘要:数据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但数据资产是什么,数据资产如何管理?这些问题亚信科技大数据事业部数据资产管理部门产品总监高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为最早的中国互联网骨干网建设的承建者,运营商背后计费、客服等核心系统的技术搭建者,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IT公司,亚信在技术上的积累和实践是有目共睹的。今年的BDTC大会上,特别邀请了亚信科技大数据事业部数据资产管理部门产品总监高伟,与CSDN云计算分享了大数据领域一个重要方向,但目前刚刚起步的市场——数据资产管理。
CSDN:请简单介绍下亚信和您的经历?
高伟:亚信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互联网骨干网建设的最早的承建者,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建筑师”。而后,随着电信产业发展,亚信成为电信行业计费、客服等支撑系统的领导者,并于199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IT公司。目前,亚信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中占据了一半的市场,并向其他行业输出了非常多的技术人才,因此被业内誉为“IT行业里的黄埔军校”。面对如今个人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亚信提出了“亚信2.0”领航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愿景,希望为传统行业的产业转型变革提供支撑。而作为亚信11年的老兵,我曾在计费、客户关系管理、BI等方面都有涉及,目前重心在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CSDN:如何准确理解数据资产管理?
高伟: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数据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但数据资产到底是什么,数据资产如何管理等问题并没有很好的回答。目前,在企业中,更多是数据库、报表、文件、接口、权限、视图等零散的分布,所以经常容易出现定义不统一、分配不明确、流程混乱、评估手段缺失等问题。数据资产管理是大数据领域重要,但还属空白的一个市场。要实现数据资产管理,首先是数据资产治理,让企业数据更加准确、一致、完整、安全,降低IT成本;其次是数据资产应用,使得企业数据的使用过程更为人性、快捷、智能,从而提升管理决策水平;最后是数据资产运营,支持企业数据资产的分发、开放、交易等数据嫁接的实现,从而促进数据资产的价值实现。举个例子,曾经CRM因为明确了客户和客户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蔚然成风。而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更加重要的竞争核心,所以数据资产的管理,一定会比当年的CRM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CSDN:数据资产管理中的技术难点有哪些?
高伟:最初构建数据库,一般是靠规章制度,通过人工检查、事后审计,靠的是奖罚方式。但这种方式和数据处理是分离的。是两张皮,一张是管,一张是用。运气好,这些可以连在一起,但更多时候,是容易错位的。所以要通过关键技术解决一张皮的问题,数据标准、数据加工、数据使用在一个平台和流程中实现。举个例子,一张报表或数据表,从建立到使用,要对其中所有字段进行定义。比如收入,是应收还是实收,是现金还是票据,是哪个渠道来的,都需要定义,并设置部门属性,隐私限制,安全机制等,需要和整个生命周期管理一起。除此之外,还有数据可视化、跨平台实现、固化数据管理、实现隐私保护等针对性技术。
CSDN:亚信在技术方向上,如何看待开源?
高伟:开源也是亚信一直关注和研究的方向。亚信橘云产品,定位在云计算平台,很多都是基于开源技术来研发的。再以当前火热的Spark为例。我们在Spark社区中是中国最大的贡献者,全球300多名Committers中我们就有7个。还有可视化,我们从开源的组件中得到了很大启示。所以,对于开源,我们是拥抱欢迎和积极参与的。但另一方面,亚信是电信行业的重要服务提供商,相对更重视服务质量保障,所以我们也会很慎重地验证开源技术的适用性,并进行更多测试和改良,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封装保护,让这个产品被企业信任的使用。举个例子,亚信现在研究的软硬件一体机,既有开源又有专有技术,使得产品既具备旺盛生命力,又能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尤其针对一些对数据交换和安全更加敏感的企业,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可信环境的环境。所以我们对于开源的态度是:非常的欢迎和拥抱,但一定要对我们的客户,对企业应用的方向有充分的验证来保障。
CSDN:业内谈论软硬一体机已有所时日。亚信刚说的,软硬一体机不是这个方向的?
高伟:是,业内往往从性能出发,将软件机制+配置环境结合,推出一体机。但这个方向,我认为不是最佳的。因为最优只是一家之言。一般如BAT,或其他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研究和方法,需求有很大差异。而亚信一体机更多是和数据资产相关,解决可信计算的环境问题。比如两家企业,需要数据对接,但彼此对数据安全都有很高的管控需求,这样的用户,在我们一体机上就能满足需求。这只是一个很有趣的结合点,而这样的价值点还有很多。
CSDN:感谢对BDTC2014大会的支持。欢迎分享您的感受和建议。
高伟:BDTC如同水波不断扩散,一年比一年更有影响力。我对大会有三个印象:
1.演讲目录覆盖非常全面,的确能代表中国最领先,最顶尖思想的参与者,并且各个层面汇聚起来,就如同大餐一样。我刚看完目录就觉得已经饱了,真的很有意思。2.组委会整个组织方面非常有序,几个小细节很感人。比如提供水杯和冷热纯净水,比如有举着空位标志牌的引领者。3.演讲主题深刻体现了大数据的发展认识,涵盖了大数据中重要的技术点。
每年的大数据技术大会,本身就是一个风向标,谁来讲,谁参与会议,包括参与者的反馈,本身就能形成基于大数据产业的分析。我们希望未来大会在规模和受众上更大的去扩展,在工程师、程序员之外,技术也更深入地和业务结合,和商业结合,设置更多分会场、分论坛、分主题,通过更多传统通道,将大会扩展出去。我有个美好愿望,希望每年都能够来到这个大会,也许不是来发言,而是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成长,来认识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