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我的少年时光,那天真无邪的年代。充满想象和浪漫的季节。生活很困难,却在家境艰辛中无忧无虑。
因为个子长的高一点,平时又和大两岁的孩子一起玩,他们到了上学的年龄,没人和我玩了,就不得不提前早上一年学。八岁时在离家五里地左右的二队耕读点上过大半年小学,那是冬天,和小楼子,小三、小四、大志几个人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去上学,三九的天走在南沟水库的沟塘和山坳里,冬天沒腰深的大雪,走起路来脚下咯吱咯吱的雪声记忆犹新!
可能是大队的学校还在建,后来还在秃老婆店三队的耕读点上过半年小学,道路就更远了,七八里地,过了八队还得走山路,那段山路自然生态极好,小道弯弯,山弯水环。
森林茂密,随处可见多种野果,有山核桃、有山葡萄、有山丁子、有山里红、有元枣子、刺玫果,还有一种叶子可以包玻璃叶饼,脚下有各种野菜,有蕨菜、猫爪子、芨芨菜、山苞米、野酸浆。
秋天,山路小道两边的臻子树下,还有臻蘑,落叶松下有松蘑。我们一边学着各种鸟鸣,一边互相嬉戏,一边捡着野果子。绕过两个湾,翻过一道岭,就看见耕读点了。耕读点门口种的是蓖麻。下课的时候男孩子扒开蓖麻的皮,用里面的籽粒互相用力气顶,看谁的先顶破,不破的便赢了,一阵欢声笑语。女孩子单独聚一堆跳皮筋。哪便是最好的游戏了!
大约有多半年的时间便回到了大队部边上的学校上课了,那还是中学。每个村都一个学校,村小是最低配置。后来在90年代什么时候把村小裁撤了,村子里没有了读书声和孩童的嬉戏玩耍声,那是很没趣的事。老年人因为没有孩子的朝气熏染,内心都不能安定下来。那时的学校的东边是一条乡道 ,四面围绕着大田地,校舍的南面有户人家,队部和供销社在学校的东南角门上,下了课拿着几分钱偶尔买个糖块很方便!西边有一排很粗的大柳树。
我从西边进入学校要经过一片水田地,没有路只能走水田地的稻池埂上,曲曲折折大约三百米的距离,埂面有三十公分宽。晴天尚可埂面是干硬面,雨天就不好走了,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掉到了水田了,最好的办法是光着脚走,反而安全。
春夏时节,禾苗秀华绿油油一片,天光云影倒映在水田中,水天一色,有风自南,暖风拂面。环顾四周融入自然,浑然一体,上下天光,心旷神怡,情景交融,怡然自得。
每逢下课急急忙忙去完厕所,抓紧利用有限的十分钟课间时间,小朋友们也会三三两两的结伙,指定一棵大柳树玩定人游戏,跑得满身是汗。树下的大铁钟一响便一窝蜂似地跑回了教室,由起歌委员起个头,大家扯开嗓门唱一首歌,这时老师也就走到教室,互相问候一声好,课也便开始了。
上课时同学之间各类的小动作也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老师严厉中透露着慈祥。曲老师(我大爷)、张老师、吕老师、董老师、洪校长、胡老师、李老师…那些给我们启蒙的乡村教师啊,平凡中渗透伟大,清贫中恪守情操。今天再无那时那一批生活简单、境界高尚、职业自律的启蒙者。教室黑板的上方挂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下课的钟声总是响的那么慢,还没等老师的下课声落地,大家便哄的一声已经到了教室的外面。
记得小学三年级,换了班主任是新来的董老师是个女老师应该是下乡的知识青年吧,选班干部,大家提了好多人得名,怎么选她都不满意,不知道是谁提了一下我,董老师说这就对了,全班我得票率第一,但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后来可能征求其他老师意见,安排我做了体育委员。班长是付长金,副班长是马秀华。小学毕业后董老师后来去了沈阳再也没有见过面。常常想起她,25岁左右,中等身材圆脸型,略有些胖。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很友好。属于色厉内善的类型。是她给了我给多的信心和勇气,在以后的岁月里,总能想起她的慧眼识珠。小学的同学中只有我后来考上了大学,不能不说她的感觉和判断真的很厉害。
每周六天课,固定有两天是半天课,全天课也就到下午三点半左右就放学了,放学后那便是我们自己的世界了!有时学校也给些劳动任务,两捆梢条,或一筐栅子(小树根子)用来给自己班引火炉子取暖用!大家也都是排班当值日生。有时候也去农援,也植树。偶尔还给发一瓶汽水和一个面包!好玩啊、其乐无穷!
农村的田园风光永远印在少年的心里,到处是原野牧歌,鸟语花香,林密草盛,山清水秀。
春日间欣欣向荣,时雨濛濛,青翠欲滴。夏日中繁花似锦,层峦叠嶂,惠风和畅。秋日里天高云淡,五光十色,国画天成。冬日下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万籁俱静!真是四季分明,宛若人间仙境!
小村不大,东西头才几十户人家。东头有老邓家,四叔家、老隋两家、我们家、老马家、老赵家、老李家、老姜家,西头有梁家大院、老周大姑家、老六家、老胡家、老兰家。还有的小队部和场院。四面山峦,小溪潺潺。上沟、北沟、南沟、东沟有四个小水库,尤其北沟狼头山下连着岭后水库,山丘连绵,植被茂密,物产丰富,山林特产层出不穷,宛然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随采随有。哪些附近的山林密丛,岗峦丘壑,都留有了一个童蒙少年的足迹。
当年采集过好多种野菜和山果,割过黄草和梢条,捡过鸟蛋和喝过山泉水,吃过野酸浆和野生的葡萄蔓。躺在草地里望过蓝天发呆,漫山遍野采山珍,隔着山岭喊过同行的小伙伴。我那些儿时的同学和小伙伴啊!小楼子、梁大志、小四子、二黑子、董金、柴永生、小萍、小文、二萍、高德金、付长金、马军龙、姜福军、刘长青、张国新、李文革、刘长金、闫小四、王二丫、李彦军、付卫国、张国军、马秀华、葛淑芹、曲中林、贾二丫……虽然大家小学毕业后都各奔东西了,即使每个人的人生路途不同,但岁月的缘份还在,记忆不会抹去童年、少年的时光,那份快乐永远幸福流淌。
没有好好写过作业,不知道起早贪黑赶功课的滋味。饿了拔过不知谁家的胡萝卜,偷过生产队里的黄豆去烧,采过未名地里的高粱乌米,去邻居家摘海棠。每天早上第一时间去看看鸡架下面的鸭子又下了多少个鸭蛋,捡回来放在一起,攒够了,妈妈一起腌起来,农村原生态的咸鸭蛋,后来再也没有吃过。后来去春登上中学,每天来回走24里路,中午带饭,妈妈总要给我煮一个咸鸭蛋带着。
少年的无拘无束,留下了很多印记。偷偷背着父母去南沟水库洗澡并学会了游泳也就是狗刨。还学会了用针烧热了弯成钩去钓鱼。抓过刺猬也无意中碰过蛇。还偶然看过蛇在水库里的水面上扬着头从这面游到对面!姿态很是优美,瞧它那样子,神情自怡,悠然忘我,很是惊羡。
最难忘的是放学回来第一件事进入自家东面菜园子边上的几十颗李子园,躺在属于我自己领地一颗李子树,离地两米高左右的树叉上,一边吃着李子,一边闭目遐想。偶尔露出惬意的微笑!
无数次被波刺毛给蛰了,下来摸一点园子边上酱缸里的干酱之后又象没事一样的,顺手在黄瓜架上再摘一个嫩嫩的中意的黄瓜,用手一捋把黄瓜刺捋掉,悄悄地往往酱缸里一沾,带着清脆和豆瓣酱的清香,关上菜园的栅栏门,快快乐乐的呼朋唤友的玩去了。
那便是我的童年,蒙以养正。少年时光,永远都回不去记忆里的天堂!
口前乡玉关村……我的少年时光!回不去的故乡,我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众鸟皆飞还。一个少年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