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中的这句话,被当做了一个隐藏的结构。道是“命运”,一是“自我”,二是“关系”和“动力”,三是“思维”,“身体”和“情感”。
命运中让我们看到了“自恋”在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引出了“自我”,自我有“关系”和“动力”两部分,而要描述清楚关系和动力,需要从思维,身体和情感这三个层面去努力。
由此引出这三大主题,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身、心、灵,只是“灵”变成了情感,在武老师看来,情感这件事情,的确是灵性、灵魂存在的一种证明。
一直以来武老师没有对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的祖师爷,产生过特别大的佩服,实际上他对心理学家们整体都是这种态度。
更容易佩服小说家、诗人、画家、舞蹈家等,他很早就注意到了自己的这个倾向,应该是他自认为自己思维上比较发达,只要使用这个固有优势,是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实现些什么的。
但小说家、诗人、画家和舞蹈家等,这种感性的表达和身体的使用,却是他匮乏的,甚至在很早就觉得,这些好像更为根本。
思维,当然是无比重要的东西,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全面的认识,再继续分享。
心灵的三层结构
“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这三层结构,实际上是灵性学的一个分类,不是学院派心理学的一个分法。
特别是“伤痛层”,和艾克哈特托利的“痛苦之身”,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到:在一些大师眼里,感受层简直就等于伤痛层似的。
佛学上在这一点上就更为严重,直接说活着就是受苦。深入想想,这种说法蛮深刻的,如果它们真成立,那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呢?
前不久武老师在想这个问题时,甚至有一个感慨:实际上根本没有“心理问题”这回事,有的都是人性,所谓心理问题,其实是人性的一种非常有规律的表达方式而已。
因为有伤痛层的存在,所以人要构建一个心理防御体系,这就是保护层。保护层主要由思维构建,它减轻了伤痛的级别,而这个减轻可以极为夸张。
用武老师的话说就是,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所以必然的结果是保护层减轻了我们的痛苦,同时也严重降低了我们的感知。
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一点,当知道这一点后,就不会轻易把思维当做真实根本的存在。所以这部分指出,思维并不高贵而,鄙俗的身体倒是更为可靠的存在。
特别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想法其实常常是别人给你的,所以最好是把思维当做一个工具,而不是把思维当作一主人。
思考
引用一段鲁米的诗:
不要单一念诵“她”字而满足,
感受她的气息。
书本与文字可以带来妙悟,
而妙悟有时则能带来合一。
思维就像蒙在内心深处的一团迷雾,一个面纱,面纱,才能看到真我。也就是身体感受和情绪感受是根本,而思维是对它们的观察、总结和分析。
如果没有身体作证,一个道理而对你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谎言。也就是一个道理,如果你没有亲自体验过,那它就是废话。
别人的信条(父母、师长、各种权威),不是指导自己生活的标准。尊重自己的感受,每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当不能用成长的方式,就干脆使用毁灭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意志。
头脑中那些“我”的观念,极有可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所以与其用这个作为信条,不如尊重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情绪情感,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认识你的非理性信念
这部分是为思维做一点的正名的,让我们看到思维的价值,但最终我们看到的是思维即可以导致很好的价值,也可以产生各种荒谬。
基本逻辑是:事件A不是你导致情绪C的原因,你内在的信念B才是根本。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这是情绪疗法的情绪ABC理论,真认识到这个理论后,我们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认识——我们的信念或想法,才是我们人生的根本。
如果我们像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一样,持有理性的信念,那么就容易活得理性且有尊严,如果我们抱着非理性信念,就容易活得痛苦。
所谓理性,就是臣服于事物本身的规律,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所谓非理性,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规律,而期待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转。
这样看来,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武老师在《捕捉你的自动思维》和《每个地方都能挖一口深井》中,用治疗故事清晰讲出:
信念其实是对人生经历中的深刻体验的总结,我们必须深入到那些体验中,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然后才能做更好的选择。
思考
每个人都有能力修改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出于自恋的本性,人天有很多非理性信念,比如要获得周围人,尤其是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要自己是全能的;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应该排斥谴责他们……
而每个人都有能力修改这些,可很多人把自己的这个能力忽略了。发生一个事件后,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信念,这个信念往往基于过去的某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我们恐惧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觉。诱发事件,经过一个完整的身体过程、情绪过程、思维过程,导致了当下的情绪反应。
破解你的生命逻辑
生命逻辑是武老师特别喜欢的一个说法,他认为每个人都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基本上只有一套一直在使用的心理逻辑而活着,它会有效果,同时也会束缚住我们。
讲了四种投射性认同:支配者、依赖者、滥好人和诱惑者。我们可以看到,这四类人是怎样使用一套固有的心理逻辑而活的。同时他们试图将自己的逻辑套在别人身上,由此对别人产生了强加,也会破坏关系。
只是我们同时需要看到,投射性认同的游戏,是为了建立关系。
一旦谈到关系,我们容易想到“爱”,但真深入看关系时,我们会发现关系的一个根本作用,就是处理“坏”。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它的基本逻辑就是我把我受不了的“坏”投射到关系中,如果你认同了,用坏的方式对待我,那就证明了我的预设——别人不会用好的方式来对待我。
如果真正明白,我们在关系中干的一件堪成为基本事件的,就是投射自己处理不了的人性中的“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自己形成的生命逻辑,特别自恋而执着吗?
思考
分享一段鲁米的诗:
神秘的命运,知晓每一粒尘埃的一生。
让我们讲述我们的故事,犹如一粒微尘。
基于原生家庭,每个人都会有一套与他人亲近、建立关系的方式,这是深入骨髓的,当有人靠近就会启动。
每个人都是自成世界的,有自己的运行规则,逻辑自洽。相处之道可能就是:我是我,你是你,我要尊重、理解我的合理性,可你的感受一样是合理的呀。
每个人都渴望——真正地遇见一个人。我始终都在寻找你。在用词的时候,我是写到“每个人”,也就是在我的观念里,这套理论框架是有普世性的,没有例外。
我思故我在?
这部分主要是艾克哈特 托利的两个概念“向思维认同”和“痛苦之身”。
向思维认同是一个很微妙,但又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心理过程:
思维对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和认识,由此形成了一些判断;这时“我”对自己完成的这些判断,有了自恋性的认同,然后这些判断就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会受认同判断的驱动,而是把事情朝它们预言的方向去推动……
这不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吗?但真的不是那么有意思。
然而,更有问题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能力,常常是为了处理痛苦的,而一旦我们爱上了自己的思维层面的能力。
很容易带来的问题是,我们还会去追求制造一些类似的痛苦,作为养料去供养我们的能力。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是陷在循环中,还像受虐狂一样。
所以,当看到思维一再轮回时,我们需要去看看内心有什么钩子,然后试着去抚平它。
思考
引用一段鲁米的诗:
加害你的也必保护你,
黑暗就是你的蜡烛,
你的边界就是你追寻的起点。
在最初的时候,我们有一些处理痛苦的方式、工具,锻炼出来的能力。这个能力处理这种问题非常有效,为了滋养它,会不自觉地重复追寻一些类似的痛苦,因此不断陷入轮回。
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性重复,而这种轮回是自己营造的,目的是给自己制造机会,解决一些最初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己心里有一个钩子,他人会把强迫性重复的游戏挂到这个钩子上。所以进入到自己的内心,看看有没有钩子,是不是可以把它抚平。
总结
思维的本质是自恋,自恋的本质是为了控制而,控制的根本则是死亡焦虑。
如果事情都在“我”的控制下,那自然会有一个假设是,“我”是不会去“杀死”自己的,这样我就貌似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我的生存。
这样做时,一是难以做到,失控必然会不断发生;二是如果真做到时,你就活在了一元时间,然后感觉到致命的孤独。
所以真正的答案不是自恋和控制,而是能看到这样的一个关系世界: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既然“你”是善意的,“我”何必非要去控制一切,何不让自己处于失控中呢?
当你往下跌落时,你很担心会掉进掉入无尽的黑暗深渊,但其实,你发现,你会掉入如同大地母亲的怀抱。
思考
可能会有他人既地狱,但总归世界有善意的存在,人是类似的。庆幸我的学习,先学了经济学,了解经济世界的正常运行逻辑,知道人是类似的;
而后学的心理学,了解到人心自有它的运行逻辑,跟我以为的运行逻辑是不一样的,而且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自己最近的一个收获,就是有人开始叫我大师了。我一直有幻想过,自己做个算命先生,做个术士。没想到心理学用另类的方式帮我实现了夙愿。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