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督师自毁长城:毛文龙该不该杀?

“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

袁崇焕,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关于其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即使是与其耳目相关的人,其恩怨纠葛也尤其复杂。其中,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否叛国通敌等。

“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

这样一位被后世奉为“民族英雄”的历史人物直到今天依然是争论不休。而在文人学术中,相关的争议则更为突出。明末清初文人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主张袁崇焕以尚方宝剑诛杀毛文龙,如同宋朝时期秦桧用十二道金牌矫诏杀岳飞。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闻余邑高忠宪当遣使阅岛时,语之曰:若往须图其山川以归,使者至微行四境,尽得其险易而还。忠宪披图叹曰,是扶余国也。使者故高公门下士,然则文龙功高不赏之疑,非独钱龙锡辈而已。”

但是认为崇祯皇帝杀死袁崇焕为冤。

“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而崇焕先置于极刑,妻子流数千里,刑浮于罪,冤哉!”

中华民国初年,梁启超就在《袁督师传》则赞赏袁崇焕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

然而时至今日,对于袁督师争议的重点依然集中于矫诏杀毛文龙这一事件上,这也是后来崇祯皇帝处死袁崇焕所列第一大罪证。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那么毛文龙这一军分区司令究竟该不该杀呢?古今学者认为毛文龙该杀的罪证主要有那么几条:

1,杀良冒功

崇祯长编卷之二十三:毛文龙夜郎自大专制一方,九年以来,兵马钱粮不受察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於欺君,文龙自开镇以来,一切奏报,一事一语,皆属欺诳。杀降人杀难民以报首功。

这份文件上书是在毛文龙事件后,袁崇焕给朝廷的解释。其中,毛文龙自开镇以来,一切奏报,一事一语,皆属欺诳。杀降人杀难民以报首功。成为了毛文龙杀良冒功的总结。但是,这与同朝其他官员对毛文龙战绩的奏报严重不符。

奴酋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据所报功级解验,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共一千九十七级数逾,上捷者共五次,总获器械、弓箭等件共五万。当我圣主宵旰之时,人心危惧之日,海外有此奇功,其应陛应赏应恤之官兵相应敕部,行巡按御史覆勘,再为议序,以候俞旨施行 。

奴以十万众蹂躏东江,毛文龙乃能于狂锋正炽之际,奋敌忾迅扫之威,今解到活夷三名,夷级四百七十七颗,鞑帽二百九十顶,逐一验视,历历皆真,毛帅之功,于是乎不可及矣。

其实,自汉朝以降,边军杀良冒功,坑杀俘虏冒功的事情就屡屡见于史书,到了盛唐边军更是屡禁不止。明朝时期这种事情更是见怪不怪了,但是,我并没有说毛文龙没做过杀良冒功之事,但作为一个边军大帅,战果肯定是经过严格检验的,非要说他靠的这种肮脏手段上位也是过于牵强。更何况,难道关宁军就不杀良冒功了?

2,贪污军饷

首先先看看毛文龙的东江军历年的粮饷开支。

毛文龙的东江军历年饷列表

时间        粮饷        银饷

天启四年 20万石  20万两

天启五年  20万石  20万两

天启六年  20万石  20万两

天启七年    30万石  30万两

崇祯元年 16万8000石 35万460两

崇祯二年 16万8000石 24万5200两

关于毛文龙下辖东江军军饷来源史料主要来源于当时的奏疏。

“戶部覆樞輔孫承宗酌議河東兵餉疏:覆畧曰東江一旅借名牽制歲,糜公帑幾不可問,天啟二三年尚少,天啟四五六年銀米歲各二十餘,萬惟天啟七年銀米俱三十餘萬為數最多,迨我皇上兩次遣官查覈,東江兵始有二萬八千之定額,臣部題覆按兵給餉每兵月餉七錢米一斛每歲共銀二十四萬五千二百餘兩本色米一十六萬八千石,自崇禎元年十一月起奉欽依兩年所給不越此額”《崇祯长编》孙承宗疏,崇祯三年四月

“戶部覆道臣王廷試覈:實東江額兵僅二萬八千,原無十五萬之数,就兵額餉通官俸布疋花紅廩餼運價,每歲該銀三十五萬四百六十兩,米十六萬八千石,登餉二十萬,已報裁六萬六千餘兩,應扣支皇賞十五萬兩只應給五萬六千兩餘銀四萬四千兩充元年折色俱如議行 ”《崇祯长编》,崇祯元年十一月

而毛文龙的东江军镇为何缺粮,要知道那可是一支流动作战的游击部队,对比起有扎实根据地依靠的后金政权,东江军显得无比羸弱。并且军镇内还混杂着大量老弱妇孺百姓,打起仗了依靠的只是虚张声势的袭扰战术,本质上,和后金作战目的就是抢劫。

那么这么多的粮饷为何还是不够吃,需要去抢,难道是毛文龙贪污了吗?

盛唐时唐边军日给口粮二升,唐代的升比明代的升略大,所以说这按照唐军的标准,二十万石粮饷只够二十万军人吃五十天,就按东江军口粮减半来算,也只够二十万东江兵民吃100天,但是东江军到底有多少人口?

“并新归附各岛,安插屯种,辽之男妇,合兵民已五六十万矣”

“亦有劲兵十四五万。内有衣甲器械者,仅四万人,余俱发屯种。故兵每称二十余万,岂职虚报多数而冒粮饷乎?”

”崇祯元年报:每年以二十余万之众,而叨二十万之饷,蒿目劳心,千疮百孔该各岛兵丁精壮者合计实有十五万余辽人归者,每以千百计。臣挑选精壮官兵十五万四千余名报部。”

可见,朝廷兵部核定的人数和毛文龙所说基本一致。在袁督师杀毛文龙后再一次核定了人数,与这个数字大致相同。

那为啥朝廷军饷要连带赡养老百姓呢?东江军镇的部队性质限定了这是一只游击队,自然是拖家带口无法屯田,他没有一支脱产的正规军进行防御作战以保持根据地。以至于后金袭来之后,东江镇只能拖家带口转移到海岛,朝鲜境内进行敌后斗争。这也是毛文龙部能在敌后苦苦支撑七八年的原因。而在丁卯之战中,后金军队攻破东江镇在朝鲜境内的根据地,东江镇屯田人口万余人尽没,毛文龙全家三百余口被杀。


所以,至此东江镇在大陆再无立足之地,只有孤悬海外,屯田一事自然没法做到。

饷银呢?粮食缺口巨大,只能靠从后金、朝鲜买粮食。而实际上,这一点并不顺利,朝鲜光海君在位时候,对明与后金首鼠两端,不与东江军贸易。天启三年,仁祖上台,贸易和屯田才开始,到天启七年,丁卯之战,铁山陷落,义州陷落。屯田断绝,朝鲜北部农业破坏严重,无粮食可买,因此才导致了崇祯初年东江军的饥荒惨状。崇祯二年一月,袁崇焕要求东江镇的粮食必须由他来发送,并断绝东江镇的补给,并禁止商船卖粮食给东江镇,饿死东江镇10余万人,并在同时卖粮食给投降后金的蒙古朵颜束不的部,让后金得到大量粮食并进攻缺乏粮食的东江镇。

更何况,登州文官集团基本上都在和毛文龙作对。

陶郎先:多年贪污军饷,具毛文龙称累计达到四十四万两(东江军两年的军费)被毛文龙参倒,朝廷经调查确有其事,定罪下狱,将查没的赃银补给毛文龙

袁可立:毛的好领导,一直非常支持毛文龙,也积极为毛文龙报功,但是毛文龙终究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不愿意被查账掣肘,袁可立身陷党争时候落井下石,上书参之,离任。

武之望:奇葩一个,双方矛盾很大,多次互参。结局是因毛帅参他克扣军饷,被调走。武之望在奏疏中称“毛帅在鲜五年先与旧抚(袁可立)镇(沈有容)不和,继与臣等不和,今又与鲜君臣不和。岂诸臣皆厉世妖孽,而独毛帅为和鸾鸣凤。这话就是说,毛文龙跟我关系不好,跟袁可立、沈有容不好,跟朝鲜君臣不好,所以他不是好人。

…听起来很有道理!

你要是拖家带口带着那么大一个难民集中营,走到哪里不是神憎鬼厌?更何况,这位武先生的人品到底如何?

崇祯元年5月上任三边总督,有士兵闹饷,他 “廉治其魁,一军肃然”。几个月后,固原发生兵变,哗变士卒劫走州库财物,转攻泾阳、富平、三原,游击李英被俘。次年正月,陕西巡抚胡廷宴、延绥巡抚岳和声奏报称“洛川、淳化、三水、略阳、清水、澄县、韩城、宜君、中部、石泉、宜川、绥德、葭州、耀、静宁、潼关、阳平关、金锁关等处,流贼恣掠。”于是这位武先生就自杀了。

从这个操行来看,觉得他还是在兵饷这个问题上保持缄默的比较好。

李嵩:时间很短,没来得及发生矛盾,只是在天启七年丁卯之役中为毛文龙报功。

孙国桢:讲道理这也算是名将一枚了,战功赫赫。然后以验证兵额为由要将东江镇粮从十六万八削到八万。这位孙大人可能不知道东江军武力羸弱,不能保卫根据地,民不能耕作以自养,兵民都靠朝廷接济吃饭,这一点连崇祯皇帝都知道。他却不知道。还好袁崇焕虽然讨厌毛文龙,但是至少还知道内情,这粮食一削,整个东江军都药丸,所以没有批准。所以我们看到,除了在天启四年离任的登抚袁可立,其余人都是些什么货色,登州军饷从这帮人手里转运去东江,就不可能足额。东江军的独特情况也导致毛文龙跟建州一样,打仗是为了抢劫,他比后金还穷,这也就是所谓的牵制之法。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当中,毛文龙都开始在后金腹地搞蝗虫战术,就连袁崇焕都在宁锦之战之后为毛文龙请功。

所以,东江军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大量人口不能通过屯田自持,朝廷接济异常重要,因此毛文龙称兵二十万,问朝廷要饷,但是我们看到,按照户部的核算方式,两万八千兵额支出粮食十六万八千石,也就是说,当年天启年间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户部发给毛部的也就是三四万人的饷。养三四万战兵,十四五万精壮和五六十万人口,所以东江军当然变成了难民营,饿殍遍地。咱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由于东江军的特殊情况,毛帅确实需要比他的兵额更多的粮饷,户部按照普通镇军的模式给饷当然不够用的。

就连崇祯皇帝都指出:“辽民避难屯聚海岛荷锄是民受甲即兵,难与内地佥募额饷相同,文龙宜乘机奋勇,著有显效,谁得以糜饷藉口,朕甚望之 ”《崇祯长编》

然后袁督师就以此为名,悍然斩杀了一位朝廷的一品武官……

3,虐待辽民

那么,在天启七年到崇祯元年这段时间,毛文龙治下的东江镇应该是历史上最舒服的时期。充足的粮饷;没有对外战争。东江人民在毛文龙的治理下,有理由在这段时间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

然而,当我们打开历史文献时,历史事实却无情地告诉了我们相反的事实。

“山坳僻处之间尽是白骨成堆,肝肠余汁,惨莫惨于此,痛莫痛于此,内地尚作观望,恬不忧愁”《东江塘报》天启七年

“臣实为受国厚恩,不忍卸担,自矢戮力以完辽事,观今三月将尽粮未来一粒,饷未到一分,啼号疾病,白骨满沟,而犹中哓哓污臣者不止,臣亦何苦恋此绝岛,而招人污蔑之毁也。”《崇祯长编》毛文龙疏,崇祯元年三月

毛文龙大帅治下的东江镇在天启七年到崇祯元年这段时间,不仅不是富足安详,反而出现了饿死遍地白骨盈沟的大饥荒!由于这两份文献并非朝廷文官造谣诽谤毛文龙,而是来自《东江塘报》和毛文龙自己的奏疏,所以其真实性是不容质疑的。是不容置疑,这是在催饷,登莱文官集团在天启七年末崇祯元年初几乎卡死了东江军。本来那点粮食就不够吃,天启七年,在朝鲜的屯田被毁,半个朝鲜被女真破坏也买不了粮食,随后仅有的登饷登莱文官漂没迁延,毛文龙催饷催粮,着急之处当然要往惨里写,难道写本部粮草富裕,兵强马壮,登莱今年不用送粮草来了?虽然是夸张的笔法,但是终究不离事实,东江军的饥荒到底有多惨。“食不充腹,衣不蔽体,空拳赤足”,“白骨盈沟,饿殍满道”。朝鲜方面记载:毛兵饿死,僵尸相枕云。(仁祖实录卷十四),然后怎么办呢?

“许多人命,将骈就饿死,至于相食,恳乞发粮。以赈垂死。且言标下二十将官,各领三千众,宣川,郭山,定州、嘉山等处,弥张闾里,讨食于高丽民”《仁祖实录》

组织六万人大规模要饭也是一个壮举。对于这个问题,朝鲜方面很苦恼,辽民给朝鲜的财政带来了比较沉重的压力,然后朝鲜方面当然不开心。

《光海君日记》记载:“(毛文龙)既而欺逛中朝,迁以接济辽民二、三十万,岁发帑银二十万,潜结宦官魏忠贤辈,都不发包,入诸内挡。岛粮则专责我国。虚张捷报,至作毛大将传,铺张战伐之绩。蛰居孤岛,徒事张皇,转增功赏,官至后军都督。”

《仁祖实录》卷八载:“时都督以复辽为名,召集辽左饥民,遍置于清川以北,而天朝所赐钱粮,占为私用,安坐岛中,独享富贵,以此军兵咸怀怨恨。”

所以毛帅贪污的钱到底是归了魏忠贤还是自己贪污了?朝鲜两代君主自己都口径不一,朝鲜方面的记载真是可以的,至于到底有没有被毛帅贪污?如果毛帅真的贪污,那赃银呢?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这件事情就结案了,如果毛文龙真的贪污有迹,袁崇焕不拿出来大肆宣扬?要知道,擅自杀了一位一品武官,那可是八议之论,天子权威,他自己最后也一定程度上死在这条罪名上,要是找到毛文龙贪污的真凭实据,他不得闹得天下皆知?

可是事实上,直到三顺王降清,毛文龙“贪污”的巨额军饷都没有见于史册。原因为什么我已经说了,东江军兵民都要靠饷养,五六十万张嘴,哪里有够的时候。朝鲜曾经建议过要把东江军中的辽民转运进入山东,这样不挺好的嘛,东江军可以摆脱包袱,辽民可以到内地耕作自己养活,甚至可以为大明提供赋税,朝鲜也能喘口气。

于是配合朝鲜史书的记载。

仁祖实录卷四十月丙午: 上问于张晚曰:卿顷往西路,边上事机如何?晚对曰:臣不能深入,边上之事,不能目观,而然与在此间所闻有异哉?本道有风水灾,民忧失稔,而犹不至于饥死,但漠人遍满侵害,守士之臣,不能禁止,此可虑也。上曰:辽民行乞者甚多云,其数几何?晚曰:流民之行乞于价川等处者,几三千人,而以青布帽子等物,贸得米谷,负戴络绎于道路云矣。上曰:天朝赤子,如是饥死,何以为之?毛将何不入送中原云耶?晚曰:王士善则以为当入送,而都督不肯云矣。

仁祖实录卷六五月辛酉: 遣判敦宁金尚容于毛都督军门。时辽民之来投椴岛者,日以益多,接济之事,专责于我,朝廷忧之,特遣金尚容以老弱入送山东之意。

仁祖实录卷六五月乙卯:上于太平馆接见毛承禄,上曰:“百万辽民,相继来投,前头接济,有何善处之道乎?"承禄曰,目今山东运饷不日将到,见贷之数亦可偿之。上曰,小邦连岁凶歉,未能称意周急,苟有余力,何敢贵偿,且督府百万之众仰给于朝廷,而泛海运粮,实有未逮。小邦亦且残破,未有输粟之力,今为督府计,未若留其丁壮,而尽送老弱于山东,以省转漕之弊。

于是朝廷让把人调出来,马上毛承禄又变口气了,就是死活不肯送难民回内地,关于不肯入送中原理由,毛承禄则言之有名,即灭贼复辽之称。

承禄曰:当俟剪灭此贼,始议卷归耳(仁祖实录卷六)

如果灭不了满清,就不放辽民入内地。好一个“辽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可打仗是军队的事情,硬把辽民留在东江干什么?况且其中还有老弱妇孺,浪费粮食吗?为什么?朝廷给毛承禄减轻负担不好吗?毛承禄自己为什么还要自己硬要留下包袱和麻烦,即使辽民在朝鲜要饭生不如死,难道一定要难民死也死在东江?

其实,打从一开始,毛承禄就没打算让一个辽左难民活着离开东江。这就是典型的开始胡乱攀扯了,东江对于辽民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承禄曰:当俟剪灭此贼,始议卷归耳,曾为请马,屡次移咨,而久无回报。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辽人在明末的悲惨经历,在袁崇焕辽人守辽土的方略出台之前,明政府军队对于辽地难民的政策是非常残酷的。天启二年有一位官员分析说:“臣观今日国家功令,残辽流移之氓,混乱窃入内地者,定以奸细论。此令中外奉行,严于细柳矣。登莱之地,辽民不敢逾望海涡一步, 则夫遗黎之在辽阳者,势必尽驱而置诸海岛间;有辽民之奔窜于风波而止乎内地者,亦如惊鱼骇鸟,逃之乎深密而后可得其性命之情;则辽民之不窜入于酋奴,而依归于文龙也,即三尺乳臭亦文龙之义士矣”。——《两朝从信录》

关宁军的老领导孙承宗都看不下去了:“捕获奸细纷然见告,而左袒经略者捕皆巡抚之人,左袒巡抚者捕皆经略之人,甚至喑哑孤儿,立杀受赏。其敕所司调剂宽严,毋以辽民之在苦而疏于防,毋以辽民之可疑而苛于诛”——《明实录》。

这就是天启年间辽民在明政府方面受到的待遇,被当做奸细大量屠杀。到底是谁不想让辽民过日子?到底是谁动不动杀良冒功残害难民?明政府对于辽民的敌视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个奇葩科臣,想出了这种神经病一样的资敌政策,科臣黄承昊欲散遣辽人出关!这是什么样的奇葩理论,天启六年这会儿,建奴正在发疯,这帮辽民出关还能有活路?

先是兵部奉旨两移咨朝鲜,一则以毛文龙之奏言其国叛臣韩润尹立义等密通奴酋令该国查确处分,一则以朝鲜国王有刷还辽民之疏,虑辽民逼鲜,以国疑衅。今镇臣将在鲜,辽人尽刷边岛,登抚接济之粮,刻期发运,而该国素勤忠款宜克有终,仍量行赈救一二年,以资屯牧。——《明熹宗实录》

天启六年三月兵部遂议:“此不无可商者。彼既托足内地,幸免蹂躏 ,一旦驱之出关,能无生心。应行各抚按、各州县有司,通查境内辽民若干,其老弱者留之,中有壮兵 堪籍为兵者 ,量捐俸薪,给与衣粮 ,并给批文,赴宁远抚院 ,拨隶某将某营食粮操演。或另立一营 ,择一能将领之。其有家属相随者 ,设法安插,资其屯牧,此于遣散之时即为团聚之日,久而南兵可汰回,边兵可陆续放归,所省安家行粮之费亦不少也。前朝鲜刷还辽民之请,臣部复令毛帅收之,以成牵制之一旅,今恐蚁聚鸟散,无俾军声,合无檄令彼中简其强壮,咨赴宁远,一体安置,以备耕练,使营垒日增,荒芜日辟,以辽人守辽土,科臣与抚臣之计,不待再计者。——《两朝从信录》

部分后世文人学者把两朝从信录里兵部要求各地收纳辽民,安抚老弱,整编强壮,然后命令毛文龙把麾下辽民送往宁远,耕作训练,充实边防的命令最后截了一段,号称是毛文龙不愿意把辽民南送。事实是,那句“科臣与抚臣之计,不待再计者”指的是让黄承昊这种人闭嘴。兵部之前命令毛文龙继续统帅这一批辽民,也就是说这个担子还要东江军继续扛着,不许南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仁祖初年毛文龙无法应朝鲜之请把辽民南送。直到天启六年,这一条公文下达,跟着毛文龙的辽民这才终于算是在明政府这边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而且还是简其强壮。这不还是给毛文龙挖坑?那意思老弱妇孺你还是留着吧

……这场悲剧就此准备开始上演了……

天启七年,丁卯年,阿敏大军南下,攻打朝鲜,先克铁山,铁山都司毛有俊率军抵抗,全军覆没,毛文龙家眷三百七十口无一幸免,东江军在朝鲜最重要的屯田基地被破坏。后来阿敏转兵攻打后金云从岛,不克,转而泄愤朝鲜,蹂躏三道,兵指王京,朝鲜仁祖慌忙退避,毛文龙出击,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取胜,登莱巡抚孙国桢还记得吗?就是那个准备砍东江军一半粮的巡抚,都不得不承认:“臣看得毛帅孤悬绝岛,远泊水乡,溟雾胡风,侵肌扑面,寒烟冷月,泣昼怜宵。七年正月以来,五战而五胜,谛观宣州、车辇、义州西门、龙山诸役,皆令人舌咋心惊,色飞神动。然义州西门之捷,独雄而奇,盖其俘获者皆名酋,今之系纽而献者,此也。宣州诸路之捷,又险而奇,盖毛帅亲中二矢,不为少动。自五、六年以来,大小几近百战,积俘至四百七十有零,抢获器械、马匹累百,近日续报者不与焉。”《三朝辽事实录》

当然,朝鲜历史习惯了把功劳推给民间义军,于是在李氏朝鲜的史册里毛帅的战功也跟着李如松等人的功劳被漂没了。

但还是要总结一下从袁可立、孙承宗、李嵩、孙国桢等诸多主持辽事的文官的上疏来看,毛文龙杀良冒功这种指责非常无端,如果这么多不同立场,甚至还有与他又龃龉的文官为他的战功背书,我不理解杀良冒功之事从何来,就凭袁崇焕一面之词?他还验过毛文龙的军功呢,还是那些明显就是拼接的奇葩材料,亦或者说是小说?

冒饷之事,东江军情况特殊,兵民皆赖朝廷兵饷接济,而朝廷从未足饷,东江军孤悬海外,拿着银子向朝鲜买粮食是从天启四年才开始,其后努尔哈赤大杀辽东汉民,辽民大股逃入东江,在天启六年之前,东江军依靠屯田、贸易、乞讨勉强能够应付疯狂膨胀的人口包袱,而明政府军队对辽民敌意极深,动辄以奸细杀之取功,山东总兵杨国栋之流更是多端迫害,导致大批辽民不堪受命,流入东江,而兵部命令毛文龙统领辽民,不理会朝鲜要求将辽民移入山东辽西的请求。

天启六年,朝廷接纳辽民,抽调东江丁壮辽民到关宁一线屯田训练,妇孺却留在了东江。东江失去部分生产力,包袱却没扔掉。

天启七年,丁卯之役,铁山陷落,义州陷落,东江军在大陆上的屯田基地被毁,包括毛文龙亲族在内的一万多屯田军尽没。阿敏转兵朝鲜,大加蹂躏,毛文龙率军出击,大捷。

从天启七年到崇祯初年,屯田被毁、朝鲜无粮、登饷拖延,东江军爆发大饥荒。

崇祯二年,袁崇焕妄杀毛文龙。

毛文龙其实不是一个好人,他跋扈恣肆,无视制度,视东江军为己物;性格恶劣,忘恩负义,与同僚关系很差;在东江军内部培植私兵,公然搞区别对待;私自进行走私贸易,公然赖账,坑害商贾;最后的最后甚至有可能与努尔哈赤眉来眼去。这都是事实,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磨灭不了他开镇七年以来,与建奴无日不战,真奴首级砍下数以千计,在百万辽民家园残破,祖国仇视之时至少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虽然一升米过界采参的行为非常难捱,但是比起发了疯的建奴酋和见了就杀的明朝官军,那至少还是条活路。

在宁远之战期间,东江军的攻势一度远达鞍山和萨尔浒,是辽东沦陷后最后涉足此地的明朝军事力量。最后全家殉国的情况下打出了丁卯大捷,直接将阿敏从后金的政治版图上踢出了局。对于这样一个人,某些人非要把他抹成一个杀良冒功,残害辽民,贪污军饷,天良丧尽的禽兽。

袁崇焕如果真的是个好人?先不说袁崇焕私自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入寇时遣散蓟镇援兵、高台堡卖粮等等乱七八糟的劣迹,就说他杀毛文龙这一件事。不管是从实质还是程序,毛文龙不该杀,更不该这样被杀,毛文龙被杀后,东江军瓦解,海上长城崩溃,三顺王降清,阻挡雄才大略的皇太极的,只有一条关宁防线,只要绕过关宁防线就可以肆意入寇。从这个角度上讲,袁崇焕不管动机如何,毛文龙实在不该杀。

陈良训:“今日所恃海外长城者,非毛文龙者乎?”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年8月27日 多伦多 下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