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痛风记
据说,痛风是一种不死的癌症,但痛风也是一种好病。
女儿学钢琴,每次接送她都要路过一家跆拳道训练馆。敞亮的落地窗总把馆里各式人形沙袋强行撞入眼孔——那是我多年以来的渴望,却一直没能真正实现。当初装修房子时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将那方唯一剩余的空间设作什么用途。因为我既想要间健身房,又想要间书房。对于工薪家庭,鱼和熊掌当然不可兼得。
那时候还不知痛风为何物;那时候正在疯狂减肥且运动上瘾中;那时候对于书房,只停留在用作装格调的认知上;那时候出门逛街最吸引我的不是书店,而是体育器材店;那时候老家还藏着几本习武教材,院子里还躺着不少自制兵器;那时候在淘宝网上对比过无数种练拳的塑胶假人……
不是阴差也非阳错,仿佛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顿悟,又或是某一天捕捉到某个人某句话里暗藏的机锋。在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思想挣扎后,那方空间变成了书房——健身又何必纠结于有没有健身房!不久之后,痛风如期而至,有力地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曾经羡慕过班超、辛弃疾,如今理解了徐庶、陈子昂,虽然做不到文天祥、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
无“痛”不“风”,这是一个微不足道也来说道说道的弃武从文的故事。
补记:有一段时间,痛风成为我们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新老患者不下四个,轮番上演拄拐杖上课的大戏。那一瘸一拐的蹒跚之旅,既是我们老师的痛,也是学生的福——常常能直观地感受到什么叫坚守岗位。后来,我们几个逐渐掌握了调养身体的方法,很少再发作,校园里从此少了点矫情和抱怨,多了点健康的运动爱好。
2019.4.13晚
七、照片记
每回翻旧照片,都像重渡一场劫难,好在都能劫后余生。
对于成长记录,现在的年青人比我们幸福,我们比古人幸福。但动态和碎片化的记录较之我们相对稀缺的形象化历史,欠点珍贵的感动;而我们较之古人只靠记忆的抽象化审美,少了点诗意。
从模糊的黑白到泛黄的彩色,从隐隐约约的童年记忆到历历在目的青春刻痕,从美好而寡淡的纯真到肤浅又激烈的浪漫,再到如今淡泊却油腻的精致利己主义……回望的过程又像是得了一场重感冒:灵魂乏力,忽冷忽热,笑中带泪……
被定格的亲情,常常镶嵌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之内。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虽然黑白),厚重的土地支撑起整个家族和我的童年(是否是我也很难定义,回忆总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呈现,主角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客体)。零碎记忆被安置在历史的脊梁上,虽然像喀斯特地貌一样突兀,却不容质疑。
被定格的友情,有如累卵,经不起岁月的轻微摇摆。纯情只属于纯真年代——暂时没被生活污染,也暂时没被文化隔离的那个时间线段里。一旦剔除过往的交集,初心只能异化成互不专属的尴尬。当然,光看照片时,你可以随意设置当下的情绪角色。假如面对面,你与老朋友的交流就成了以历史交集点为端头,分别向两个不同方向无限延伸的射线,中间的角,度数再小也不可能平行。
被定格的爱情——筚路蓝缕,有些荆棘深深扎进肉里便像病毒一样潜伏一生。因为无法拔除,动情就会有隐痛。照片里一些笑容那么灿烂,是为后面的眼泪蓄足了势!
照片里的人,有的提前完成了人生;有的曾为冲动失去过自由;有的分别后永无联系;有些名字还刻在心里;有些再也想不起叫什么,甚至连绰号都消失殆尽。这一切,完全和记性无关……
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