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是从独立期到互赖期的第二个习惯:知己解彼。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过去的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我为什么要用别人喜欢并接受的方式对待他呢,为什么不是对方用我喜欢的方式对待我
两个月前,我去拆书帮带拆,拆的是DISC的内容,讲到DISC的一个原则是用对方接受的方式与他沟通相处,下来之后有学习者问我,为什么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而不是ta用我喜欢的方式和我相处,我当时下巴要掉下来了,因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对方是重要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沟通目标,调整方式相处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也是黄金法则的一个体现,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先如何对待他人,其实你在教别人怎样来对你,有些人也许天生get不到,但那也没关系,因为你在成长,而ta在原地不动甚至退步。
第二个场景:滔滔不绝和妹妹口干舌燥地讲半个多小时,发现她其实并不能吸收
我有个小7岁的妹妹,还在上大学,在学校遇到各种事情都愿意分享,我这个好为人师的臭屁军师每次提到她和我说的事情,特别容易滔滔不绝说个半个小时,过程中妹妹会点头或者做领悟状说,“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呀”,“对哦,可以这样做”,可下次回来,我发现我支的招其实并没有实践。
这是自传式的回应,自以为懂她的处境,她的困难,其实我只是自己说的很爽而已,也许潜意识里有卖弄的嫌疑,这是病,要治!
第三个场景:大学舍友病了,我给她建议和关心,被认为是控制欲强,最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很僵
现在想来,舍友其实只是表达她需要关心,需要被照顾,而我只听了字面意思,没有用心去理解她,我以为我给建议是表达关心的方式,但这也许比不上陪伴和倾听,时间长了,同样的事情发生多了,造成了关系的破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要给自己提个醒,吸取教训。
复习一下
知彼解己,就是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寻求被别人理解。理解别人,是重要的态度,聆听别人,是重要的技能。怎么做呢?第一,戒掉“自传式回应”;第二,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第三,移情聆听。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