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阿未
来源:微信公众号《林阿未》
林阿未,一个腿长傲娇有思想的小仙女
这种行为与其说是报复心,不如说是平衡感。
一、
我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有极高的警惕感,尤其是突然靠近的人,会让我全身绷的像刺猬。
仔细一想,一切都来自母上大人的一番敦敦教导。
那是一个灯光柔和的夜晚,母上大人夹一筷子菜给我,瞄了眼我手上的西瓜,说:“这段时间别吃西瓜了?”
“为啥?”我下意识咬一口,嗯,真甜。
母上大人语气严肃:“听说最近有艾滋病人把血注射进西瓜里,不安全。”
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被告知这种事情是什么感受?想打人?
不敢!
我心疼又敬畏地看着手上红艳艳的西瓜,进退两难。吃吧,万一里面真有血怎么办?不吃吧,好像不太五讲四美?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母上大人神补刀:“哦对了,陌生人靠近也要注意,好像还有人涂了血在针上,突然扎进别人皮肤里面。”
我:“!!!”
曾怀疑过这种传言的真实性,直到后来看到一则新闻:
一个花季年华的姑娘,因为被检查出艾滋病,所以在一年多时间内和数百位男子发生关系,希望让别人都染上艾滋病。
虽然后来被证实艾滋病是医院误诊,但如果姑娘真的患上了病,会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危害?
细思极恐。
很多人用“心理阴暗”,“报复心”来形容这些行为,我却认为用“平衡感”来总结最为贴切。
二、
电视剧里常有这么一个片段:被敌人包围的主角们手握着武器,视死如归的喊着口号,“杀啊!杀一个不亏,杀两个垫背!”
乍一听深有同感,对啊,反正都是要死的,多一个人可不是赚?
但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报复?因为我是要牺牲的,所以你们必须陪我牺牲,否则我心里不平衡。
得亏这种心态出现在主角身上,换了个反派说这话,观众心里阴影得有多大?
事实上“平衡感”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最近一名刚高考完的学生小刘,因为在网吧打游戏丢失了手机,心中一慌,就顺走了别人的手机。
偏偏他胆子小,偷了手机心里害怕,又把手机给扔了。即便这样,警察还是从监控里找到了他。
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的那天,小刘也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
这个情节是不是很熟悉?
同学掉了橡皮擦,所以顺走了你的。
同事被上司责骂,就总想抖落点你的错误。
父母小时候总是被打被骂,长大后将这套理念用在你的身上。
“因为我承受过,所以我要你也承受”的心态无处不在,区别只在于情节大小。
最可怕的是,我们从不觉得“平衡感”是很危险的,反而在无伤大雅的时候理解它。
小时候顺走别人的橡皮擦来获取平衡感,长大后也许成为那个总想让你一起挨骂的同事。
用自己深受其害的理念教育孩子的父母,也许同样会将憋闷的脾气发泄在家人身上。
宣泄负面情绪、获得平衡感是一种瘾,像烟像酒像上网,润物细无声的侵入潜意识当中。
当某天这个人面临更大的危机了,想到的不会是认命,而是我不甘心,我要让别人也像我一样。
三、
多数人都做不到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可接受现实、对世界多一点同理心却能够做到。
几年前一位消防员牺牲在大火当中,记者采访家属的时候,孩子一脸认真的说:“爸爸说,消防员很危险,可是这个工作他不去,又有谁去呢?”
如果人人都这么想,或许世界会变得美好的多。
我特别怕某一天老师教育孩子换位思考的时候,孩子咬着手指天真的问:“我为别人考虑,别人不考虑我怎么办?”
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我想,这就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