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这篇课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灰雀是小男孩抓的,只有通过读课文才能理解,列宁为什么明明知道并没有批评小男孩的做法,只有通过认真思考,才可以理解列宁不仅是个大教育家,还是心理学家。
在第一课时,我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字词上。虽然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但是如果一下子放手,中等生与学困生可能在字词方面就会掌握得不够扎实,所以在这字词方面,重点提醒容易书写错误的“胸脯”“散”“敢”等字。
在第二课时,我请孩子们通过抓住体现灰雀可爱的句子及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来品读,在理解为什么灰雀不见了,后来却又飞又回来?有的学生说,小男孩怕老爷爷伤心,就抓了一只一样的放回树上;有的说,这只灰雀本来就是列宁养的;有的则表现出思考状,不知到底是为什么。这时我抓住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品读课文3到10自然段,让男女生分角读读课文,我来读旁来,读完第一遍之后,有的孩子就提出灰雀是小男孩子抓的,我就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来说说,从对话中哪里看出是小男孩子抓的,眼尖的孩子一下子抓住了第四自然段中的省略号,孩子说,那是因为他害怕。
“他怕什么呢?”“怕批评”由来,我请学生们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来说一说当时小男孩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在整节课,有的孩子发言很积极,如平时在班级中基本不参与课堂的建楠这节课很活跃,优生林世懿、章月馨等同等,但是也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那里完全没有参与,就坐在那里,仿佛他们的思维被禁锢了一般,一节课下来,基本没有怎么发言。点到他们,他们就呆呆地站在位子上。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在思考,今后在上课的时候,如何能调动更多同学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之中呢?
我想在今后,在把握课文方面,不仅要做到胸有课文,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更有概括性,能够让孩子们自己去课文中去学习,也就是所提的问题不要太过于多与细碎。
在教学的水平与文本解读方面,我知道我能力有待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吃透课文,合理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实效,孩子们才会更加喜欢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