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决策意识
生活就是行动,行动就要做出决定。
每天,我们都会面临许多或大或小的决策,但其中的大部分,我们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而只是大脑进行了无意识的自动化选择。或者形象地称之为:无脑决策。
这种无脑决策就相当于《思考,快与慢》中的快思考,不经过复杂的推理,就快速给出一个粗略的判断。
快思考是进化赋予我们的本能,帮我们躲避危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只是这项本能,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丹尼尔·卡尼曼曾写到:决策者通常是非常被动的,他们愿意接受任何决策框架的影响。
什么是决策框架?商家的“先提价后打折”策略,就是把消费者限定在了“打折优惠”的框架中。哪怕知道是套路,大多数人还是会开开心心的买。
现在的很多商家都去研究消费者心理,为的就是让消费者做出无意识的决策或者不理智的决策,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
02 常规决策
那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做决策了,就能做出主动选择吗?
很遗憾,主动选择仍占少数。
我们习惯于两种决策模式:主动逃避、被动选择。
1、主动逃避:随大流
那些比较重要的决策,往往是面对不容易判断优劣的几个选项,从中取舍是一个非常纠结的心理过程。所以,我们会本能的逃避这种痛苦,逃避的措施就是:随大流。
比如,高考填报志愿时,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痴迷。当然,如果自己没有仔细研究过,那“随大流”就是最安全的选择,既然能由那么多人的判断中分辨出优劣,我们又何必自己费脑子再想呢?
没错,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么懒:对待宝贵的认知资源,能省就省。它才不会自发地去琢磨,多数人的判断是否符合我们自身的利益呢。
通过随大流,我们完美避开了自己决策时要经历的纠结与辛苦。
2、被动选择:听话
面临重大的决策,我们往往会去征询身边人的意见,父母、好友、权威……
但结果往往是,“征询意见”变成了“由他人替我们做决定”。
而且,他人往往还很乐意替我们做决定,并辅以那句经典台词:我这是为了你好。更可怕的是,我们竟然也很乐意让别人替我们做决定。
实际上,“为了你好”这句话更准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为了你别不好”。虽然英语里双重否定表肯定,但在中文里省去,意思就变了。
从理性的角度,别人不太可能给你激进的建议,而通常倾向于保守。
他们通常会建议你当公务员,而不是鼓励你去创业。难道他们觉得当公务员比当老板还好吗?当然不会,他们只是怕你创业失败了再去怨恨他们。保守的结果虽然不会太好,但总不至于出大差错。
我们又为什么倾向于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呢?
表面上看,就像随大流一样,是为了省去独立思考的纠结与辛苦;更深层看,其实是为了逃避承担产生不良后果的责任。听了亲友的,万一结果不满意了,还可以去抱怨抱怨;听自己的,最后可能就只能怪自己了。
03 决策是自己的
最合理的决策方式当然是:自己的事,自己决定。
我们之所以在面临重大决策时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就是因为从小到大,很少有自己独立决策的机会。缺乏练习,自然不会得心应手。
自己决策,不是说谁的话都不能听。我们当然需要询问他人的意见,因为自己的理解不可能全面、公正。
但要清楚的是,他人的建议、忠告,哪怕是亲身教训,对你来说都只是信息,你需要经过自己的筛选、判别,来决定哪些可以相信,哪些需要忽视。由信息直接跳到结论,才是懒于思考,或者不敢思考。
万一错了怎么办?
就算是错,也要错自己的。这样你才能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否则就只能感慨一句:当时不该听别人的啊!
错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从错误中收获多少经验,从而优化自己的决策。这也是在为将来的决策排雷。
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走。
自己的事,永远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