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从刚出生时处于自闭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几乎是不予回应的,只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觅食和吸吮反射等与外界建立一条通道,寻找食物,维持生存,妈妈通过不断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随着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记忆和感知能力的发育,妈妈慢慢的进入到孩子的世界里。这个时期马勒称之为共生期,一般指2-6月的孩子。此时孩子注意到妈妈的存在,但是不是把妈妈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将她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就是所说的在海洋中互相融合的感觉。
共生是一个生物学的用词,指两种生物互相依赖,共同生存的现象,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对于母婴的共生关系来说,孩子对妈妈是一种完全依赖的关系,没有母亲,孩子就无法生存;而母亲对孩子的依赖是相对的,更多是心理上和身份上的依赖,没有了孩子,一个女人也就失去了母亲的身份。
在共生阶段,大概3个月的时候,婴儿就会出现微笑,不是之前的无指向性的微笑,而是有所指的社交性的微笑,这是进入共生期的标志,显示婴儿已经注意到另外一个人的存在,虽然它只把她当作自己的手和脚一样的自己的一部份。当它饿了,它就哭,一哭,奶就来了,然后就不难受了,在这整个过程里,婴儿觉得是自己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好像一有需要就会立即被满足,它还意识不到是另外一个人在满足自己,我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我,很自恋的感觉,很无所不能的感觉,在这个阶段被很好的满足的儿童,在将来会对自己和对世界更多的信任,莫名的信任,因为曾经有过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曾经被那种感觉充斥过。如果我怎么哭都没有奶吃,或者时而有时而没有,生命最底色的无助、贫乏、不确定往往要伴随终生,成年期莫名的抑郁,莫名的濒临崩溃和碎片往往要追溯到生命最早期的缺乏。当然奶水只是个象征,孩子对食物的需求是奶水,追求关系是人更本质的需求,妈妈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关注,从内心里真正爱孩子,与孩子的需求在一起,这是孩子情感和心理发展的奶水。孩子更需要的是妈妈看着我,妈妈用那么温暖的目光看着我,我就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妈妈轻柔的抚摸,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也是舒服的可爱的。所有这些美好的感觉都会成为孩子重要的心理资源,成为它走向这个世界的动力。
Spitz曾描述一个20世纪初的孤儿院的情况,这些失去母亲的孩子,被放在婴儿床中间,以固定的瓶子喂食,没有拥抱没有温柔的抚摸,在这种缺乏互动的情况下,有些孩子躺着不动,目光空洞,表情变化少,对周围环境缺少反应,有一些甚至因营养不良而死去,虽然它们有足够的奶水可以吃。而那些拥有适当互动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加。所以适当的母婴互动是孩子自我功能发展的基础。
当然,共生期并不是那么完美,孩子总有饿的时候,冷的时候,不舒服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并不是妈妈都能解决掉的,不舒服的时候有时候妈妈是在的,有时候又是不在的,这样的在与不在,一次次的累积,就让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母婴一体慢慢出现了裂缝,一个心理上的独立的人就要开始破壳而出了。当然,需要足够的妈妈在的温暖的经验才能有力量走出去,就如内心足够的温暖才敢离开温暖走向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