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人吧,好自私。”
“真没想到他那么自私。”
“他呀,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有一天,你无意听到一些人用这样的话在背后议论你,自私这顶帽子扣在你头上,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如果你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我想你准会被羞得脸红。若是自尊心更强一点,可能你还会觉得从此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
你充满愧疚,谴责自己的人品,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扪心自问:我到底做过哪些很自私的事?
或许,很多时候,别人说你自私,只不过是你没有帮助人家得到他所想要的利益。
他找你借钱,你不借,说你自私;他在朋友圈求点赞、求投票,你不点、不投,说你好自私;他一亲戚重病,花光了积蓄,在微信上发起捐款,你不捐,说你真自私;他为了升职加薪,让你帮忙为他完成一些工作,你不帮,说你太自私了。
这时,你又想:要我对啥人啥事都无私奉献,这样你们就高兴了,我也会赢得你们的最高赞誉,可是,我凭什么要这样做?凭什么要我无私呢?
自私,会受人鄙夷,遭人憎恨;无私,有时候觉得又没道理,不符合某些规则。
2
我们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中,甚至家庭教育中,“无私奉献”、“舍己利人”等等词句,被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信条和一种行为准则,那些无私奉献的故事也被反复传唱。
长期耳濡目染,我们脑中都会装着这样一个道德标准:无私是美德,自私自利可耻。
因此,自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贬义词,在有的人眼中,说它是贬义还不够,要说它是一个恶词才对,越赋予它恶,代表的意义越恰当。
倘若你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无私的人,赢得了赞美,你会感觉自己顶着美德的光环,一种人格优越感油然而生。
然而,这种优越感,是自欺欺人的。
你敢说自己真是毫无私欲的人吗?
你不是,人人都不是。
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人都是自私的。
这话,或许你听着难受,无法接受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可是,真实的人性就是这样,自私,是你的基因所致,你根本无法改变。
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里面有一段经典的话:
成功的基因的一个最突出特征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常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
这句话,是科学理论,你得接受。
私欲,无人不有。你想挣钱,就是一种私欲;你对一个漂亮的姑娘一见钟情,想追求她,也是一种私欲;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仍是一种私欲。
3
自私不是一个恶词,可它一直以来都被污名化。当然它也不是一种美誉。它无所谓好坏,它只是真实存在的人性。
由自私这种人性驱使的具体行为,或说满足一个人私欲的某种手段,才有好坏之分、善恶之别。
比如,你想拥有更多的钱,是私欲,因此你努力赚钱,这种满足私欲的行为,就是正面的,理性的,甚至是善;你若去抢劫,去偷盗,去行骗,以损人利己的手段满足私欲的行为,就是恶。
正面的、理性的自私行为,值得提倡。这种自私,本质上也是有利他人的行为。
你想满足挣更多钱的私欲,就得努力工作,为他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于你,于他人,都大大有益。正是因为这种自私的驱动,人与人之间就越来越友善,人类社会才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文明。
作恶的自私行为,终究没有好果子吃,会给自己带来加倍的惩罚。即便是贪点小便宜的自私行为,也会遭到鄙视,失去朋友。理智的人,固然不会这样选择。
4
完全无私的人,完全不求回报的行为,几乎不存在。
父母生孩子,养孩子,对孩子付出的爱,是出于私心,是为了传承他们的基因。假设他们是无私的,也会对别人家的孩子给予同样的爱,还可以赢得众人的赞美,可事实上,这种情况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恋爱中的男性对女朋友的一切付出,也是自私的,男性为了获得女性一生的陪伴和生殖回报。
企业为贫困山区孩子捐款,也不是无私的行为,是为了打造品牌影响力,让产品多销,谋取利润。
再说简单点,你愿意对朋友好,帮助朋友,而不愿意帮助一个陌生人,这点,即可说明你不是一个无私的人。
所以,你不觉得人人都很自私?
一味地提倡无私,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是病态。
对宣扬无奉献是美德的人,得警惕。他们,要么蠢;要么坏,想贪便宜,以无私为道德说辞,要求你放弃自己的利益满足他的私欲,比如,因你不愿免费帮他而说你很自私的那些人。
假设这个社会一部分人都无私,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以无私为荣,那么,就会让另一部分人变成贪图安逸的懒汉,反正有无私的人给他们吃喝。
5
理解人性的自私,接受人性的自私,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理解了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不要以无私绑架别人,要求别人免费为你付出;同时,也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自私,与一味要求你无私的人保持距离。
接受了人性的自私,就可以理性地、正当地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理性的自私,是一种正能量,它让每个人都去寻求更好的利益合作,结果会是双赢的局面。这样,越自私,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