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简书”盛行,对我来说是福音,我喜欢阅读,遇到好文必“打赏”一天也不少次享受施与受的均衡。
在知園老师的提点下我越发享受写给自己看的乐趣。一天心血来潮回看自己的“大作”,文不成句的文字颇让自己心塞,遥想当年,五年级就会写“三座大山”这种又红又砖的文字,一摞摞作文奖状想必堆起来也有现在皮皮高。如今怎“败落”到如此田地。
我不禁想起母亲,她这一脉出了很多文人,包括母亲自己一手漂亮的草书,妙笔生花。儿时的作文少不得她耳提面命亲自督促,每次得奖她要么给外公拍一封电报,有时再写一封信“报喜”。
带着这些过去再看朋友圈的“简书”多了份赧然,也生出份“不善良”的评判。被自己纠缠了几天,我终没忍住,好好看了一遍别人的“文章”那笑中带泪的文字是一段段鲜活的生命,充满着张力,我跟着流泪,也承认我也许不擅长这般的书写,也无需擅长。
这份承认这无损于我可以写,管他什么味道,更无损于我的“长”,同时无损于我接受别人的“长”时看到了生命更多的面相。
原来,妈妈,我早已和你不一样……
一念之间承认了“短”反而更自在,畅游的广袤天地中我爱我的“短”亦如爱我的“长”这份柔软扩大了对世界的“目睹”和对自己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