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组的内存分配:
-
前面提到过,变量在内存中是从大到小寻址的(内存中以字节为单位),比如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010在内存中,00001010的地址是最小的;而数组则有些不同,数组的元素自然的从上往下排列 存储,整个数组的地址为首元素的地址。 (但是组成元素的字节还是按从大到小)
-
注意:字符在内存中是以对应ASCII值的二进制形式存储的,而非上表的形式。 在这个例子中,数组x的地址为它的首元素的地址0x08,数组ca的地址为0x03。
注意数组越界问题,越界会访问到其他内容(比如有两个数组在内存中挨着,第一个数组越界可能会访问到第二个数组的元素),甚至会让程序崩溃。
-
-
当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时, 因为自动转换为了指针类型,所以在函数中无法动态计算除数组的元素个数。
在64位编译器下,指针类型默认为8个字节。
-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想要在一个函数里面动态计算数组的个数,所以可能会这么做:
void printMyArray(int myArray[]) { int length = sizeof(myArray) / sizeof(myArray[0]); for(int i = 0; i < length; i++) { printf("%i", myArray[i]); } } int main() { int myArray[5] = {1,2,3,4,5}; printMyArray(myArray); return 0; }
可以看到在printMyArray函数中我们动态计算传进来的数组的个数,但是结果是错误的,因为它只能输出前两个数。
这是因为,在把数组当成函数的参数的时候,数组会被认为成指针,所以是8个字节,所以计算出的length是2,所以只能输出前两个数字。
解决:我们需要给出一个新的参数来获得length,在main()里面计算好length然后传入printMyArray。
void printMyArray(int myArray[], int length) { for(int i = 0; i < length; i++) { printf("%i ", myArray[i]);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int myArray[5] = {1,2,3,4,5}; int length = sizeof(myArray) / sizeof(myArray[0]); printMyArray(myArray, length); return 0; }
-
“填坑法”的思想:
比如给出这样一题。要求从键盘输入6个0~9的数字,排序后输出。
做法有很多,”填坑法”的意思就是首先定义一个10个数的数组(0~9),初始化都为0。
接着接受用户的输入(可以用for循环),关键的一步是,将用户输入的值作为数组的下标,将这个下标所对应的值改为1(填坑),再接着for循环输出数组中值是1的索引。
// 空间换时间, 适合数据比较少 // 1.定义数组,保存用户输入的整数 // 一定要给数组初始化, 否则有可能是一些随机值 int numbers[10] = {0}; // 2.接收用户输入的整数 // 2.1定义变量接收用户输入的整数 int index = -1; for (int i = 0; i < 6; i++) { printf("请输入第%d个整数\n", i + 1); scanf("%d", &index); // 将用户输入的值作为索引取修改数组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1 // 指针的时候回来演示刚才的问题 numbers[index] = 1 ; } int length = sizeof(numbers) / sizeof(numbers[0]);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if (1 == numbers[i]) { // 输出索引 printf("%d", i); } }
这个做法的要点是数组中的初始值都为0,而数组的索引和用户输入的数字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只需要将用户输入的数字相对应的索引的元素改成1,然后再for循环输出的话相当于有序输出,最后得到结果。
但是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比如用户输入了重复的数字,但是上面的做法只能将相同的数字输出一次。我们的做法是将相同索引的元素的数字累加,之后再增加一层循环来进行输出。
// 1.定义数组,保存用户输入的整数 int numbers[10] = {0}; // 2.接收用户输入的整数 // 2.1定义变量接收用户输入的整数 int index = -1; for (int i = 0; i < 6; i++) { printf("请输入第%d个整数\n", i + 1); scanf("%d", &index); // 将用户输入的值作为索引取修改数组中对应的元素的值为1 // 假设 用户输入的是 1,1,1,2,2,2 numbers[index] = numbers[index] + 1 ; } int length = sizeof(numbers) / sizeof(numbers[0]);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 j = 1 因为如果数组元素中存储的值是0不用输出 // 将i对应存储空间中的元素取出,判断需要输出几次 for (int j = 1; j <= numbers[i]; j++) { printf("%d", i);// 1 1 1 2 2 2 } }
-
选择排序
-
主要思想就是,基本上默认数组中第一个元素为最大(最小)值,之后将这个元素和后面的每个元素都进行比较,以由大到小排序为例,当第一个值遇到比其大的,就进行交换。这样第一轮过后,第一位就是最大的。接着进行第二轮,由第二个数开始逐个比较,遇到比第二个数大的进行交换,这样第二轮之后第二个数就是第二大的了,以此类推,不断进行选择,最后完成排序。
void selectSort(int numbers[], int length) {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for (int j = i + 1; j < length; j++) { if (numbers[i] < numbers[j]) { int temp = numbers[i]; numbers[i] = numbers[j]; numbers[j] = temp; } }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int myArray[] = {42, 7, 1, -3, 88}; int length = sizeof(myArray) / sizeof(myArray[0]); selectSort(myArray, 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printf("%i ", myArray[i]); } return 0; }
在写的时候可以这样想:当第一个数来比较的时候,i = 0,那么j应该等于i + 1,因为第一个数要和第二个数开始比,并且比较length - 1次;当i = 1时,j = 2,并且比较length - 2次,以此类推;上面写的是由大到小排序。
-
-
冒泡排序
-
主要思想是两个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以由小到大排序为例,那么由第一个元素开始和第二个比较,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那么就进行交换;然后进行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的比较,以此类推,第一轮之后,那么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就是最大的,以此类推。
void bubbleSort(int numbers[], int length) {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for (int j = 0; j < length - i - 1; j++) { if (numbers[j] > numbers[j + 1]) { int temp = numbers[j]; numbers[j] = numbers[j + 1]; numbers[j + 1] = temp; } }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int myArray[] = {42, 7, 1, -3, 88}; int length = sizeof(myArray) / sizeof(myArray[0]); bubbleSort(myArray, 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printf("%i ", myArray[i]); } return 0; }
注意这里和选择排序不同的是,比较的并非numbers[i]和numbers[j],而是比较的numbers[j]和numbers[j+1],而外层循环的i代表比较的轮数,内层循环才是真正的每一轮进行的比较。这里是由小到大排序。
-
-
折半查找
-
折半查找顾名思义,我们找到数组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求出中间值mid,然后用mid作为数组下标得到对应的元素,用这个元素和目标值key进行比较:
如果numbers[mid] > key,那么说明key在min和mid之间,那么就设置max为mid - 1,min不变,然后重新计算mid,重复上述步骤,最后找出key。
如果numbers[mid] < key,那么说明key在mid和max之间,那么就设置min为mid + 1,max不变,然后重新计算mid,重复上述步骤,最后找出key。
-
注意这里的结束条件,有可能数组中有这个key,也有可能没有,那么当min > max时,说明数组中并没有这个key,要小心这种情况。
-
折半查找要求数组必须是有序的。(有序表)
int binSearch(int myArray[], int length, int key) { int index = -1; int max = length - 1; int min = 0; int mid = (max + min) / 2; while (min <= max) { if (myArray[mid] > key) { max = mid - 1; } else if (myArray[mid] < key){ min = mid + 1; } else if (myArray[mid] == key) { index = mid; break; } mid = (max + min) / 2; } return index;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int myArray[] = {-3, 1, 7, 42, 88}; int length = sizeof(myArray) / sizeof(myArray[0]); int index = binSearch(myArray, length, 88); printf("index: %i ", index); return 0; }
首先我假设index = -1,表示没有相应的值。接着获取max,min,mid的值,注意while循环的条件,在这里我用的是当min <= max的时候循环,当min > max时候跳出循环,说明并未找到key的值。在循环体里面,像刚才分析的那样判断,当myArray[mid] == key的时候说明我们找到了这个值,那么将index设置成找到值的下标,然后跳出循环。如果未找到值则index = -1。
-
进制转换查表法
【C语言】7.数组内存分析,冒泡,选择,二分查找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背景 一年多以前我在知乎上答了有关LeetCode的问题, 分享了一些自己做题目的经验。 张土汪:刷leetcod...
- 第1章 第一个C程序第2章 C语言基础第3章 变量和数据类型第4章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5章 条件结构程序设计第6章...
- #mark- 01-数组内存存储细节 //问题:变量和数组在内存中存储的区别? 注意作图分析内存 1.变量在内存中...
- 计算机二级C语言上机题库(南开版) 1.m个人的成绩存放在score数组中,请编写函数fun,它的功能是:将低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