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社戏》讲述了一次童年看戏的经历,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引人入胜。上初中时学习过这篇课文,许多年过去了,它的魅力经久不衰。现在再读还是那么耐人品味,就像品尝一坛陈酿的老酒,越品越香。
戏台上的社戏并不怎么好看,可是却铭记在“我”心里。这是为什么?因为在看戏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台下的生活比台上的戏精彩多了。可以说是步步有故事,处处有情趣。想起社戏就会想起那个看戏的夜晚、那些纯朴能干的伙伴、那些真挚的情谊……
故事发生在平桥村。这是个离海边不远的、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合村同姓是本家。村里的孩子们平时都帮父母种田、打鱼、放牛。他们在劳动中学到许多生活本领,既会动脑也会动手,个个都是闰土般的少年。
“我” 的外祖母家就在平桥村。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是全村的客,所以“我” 到了外祖母家就是全村的客,能得到许多优待。小伙伴们都来陪我游戏,我们经常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
邻村赵庄每年春天都会搭戏台演戏,这就是“社戏”。在当时,人们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网络,看戏算是少有的文娱活动了,看戏的热情很高。“我” 对看戏也充满期待。
一个关于社戏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序幕。没想到一开始就遇到波折了,真应了那句俗语:好事多磨。
去赵庄要坐船,可是这个时节船很紧俏,不容易订到;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怕外祖母担心。总之,是看不成戏了。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订下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作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我” 非常失落,急得要哭。到下午,小伙伴们都去看戏了,只有“我” 留在家里。可是“我” 的心早就飞到戏台下了,“我” 能猜出
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这一天,“我” 没有心情去钓虾,东西也吃得很少。晚饭后看过戏的伙伴们都聚拢来了,兴高采烈地谈论社戏,只有“我” 闷闷不乐、不开口。看到我不开心的样子,他们都叹息而且表示同情。
忽然间,聪明的双喜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带我去看戏,现在就去。晚上那只早出晚归的航船回来了,我们可以坐这航船去啊!这是八叔的航船。因为论起行辈来,“我” 的辈分比伙伴们小,伙伴们喊他“八叔”,而 “我” 要喊“八公公”。
别的伙伴也立刻醒悟,都说要陪 “我” 去看戏。“我” 看到希望了,高兴起来。然而,外祖母和母亲又来阻拦
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们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好不容易生出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聪明的双喜又想出办法,他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是啊,这十多个少年都会凫水,而且有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外祖母和母亲终于许可了,“我” 终于可以去看戏了。这个机会来得真不容易啊。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驾上船在月夜里行驶,那情景如行云流水一般。心情轻松愉悦,看到的景物也带着轻松愉悦的色彩。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 “要小心” 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我” 看戏的心情非常急切,船已经行得飞快了,但 “我” 却还以为船慢;也是因为心情急切,船行到半路,遇到一丛松柏林和几点渔火,“我” 竟然把松柏林当成赵庄了,把渔火当成戏台了,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像横笛,宛转悠扬。
过了松柏林,才真的看见远处的赵庄,也真的看见戏台了。戏台搭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在月夜中朦朦胧胧的,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像画上的仙境一般。台上有红红绿绿的人物在动。“我” 心心念念的社戏越来越近了。
来到戏台前,伙伴们忙着找地方停船,而 “我” 已经看起戏来了。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停了船,大家都挤在船头上看戏。伙伴们喜欢看那些视觉上热闹的场面,像翻筋斗、打仗,不喜欢听旦角唱。由于是晚上,台下的观众不多了。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
因为观众少,演员也不肯卖力表演,所以铁头老生没有翻筋斗,打了一会儿就进去了。又出来一个小旦,唱了一会儿也进去了。又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
“我” 最愿意看的蛇精和跳老虎也没表演。台上的戏枯燥乏味,“我” 看得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卖豆浆的是个聋子。这一点桂生居然也知道!这些孩子对邻村的人事情况都了如指掌,真够机灵的。方圆十里八乡之内大概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儿了。
“我” 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好不容易来了,“我” 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再等等,说不定后面会有好看的呢。因为 “我” 想看,伙伴们都耐心地陪着 “我”,可是他们的心并不在看戏上。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后来老旦出台了。我们都不喜欢老旦,那老旦却唱得很卖力,仿佛憋足了劲似的,咿咿呀呀没完没了。戏台上没有字幕,听不懂她唱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她要唱到何时。大家都很扫兴,不愿意再看了,只好驾起船往家走。原文关于老旦的描写很有趣:
老旦本来是我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功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伙伴们真不愧是水乡里长大的,驾船本领极高。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生龙活虎一般把航船开得飞快。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可是 “我” 的戏瘾并没有过足,心里还想着社戏。在回来的路上有一段细节描写,从中可以看出 “我” 对社戏的留恋。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在离平桥村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伙伴们因为摇船太用力都很疲乏,想找点东西吃,吃什么呢?桂生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这边是阿发家的,那边是六一公公家的。偷哪一边的呢?阿发认真比较了一番,认为自家的豆长得大,还是偷自家的吧。从这里可以看出,阿发心地纯正,没有私心杂念,很可爱。
于是大家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双喜考虑到如果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了是要哭骂的。为了照顾阿发娘的情绪,我们又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各偷了一大捧。
接下来就是煮豆吃豆了。大家分工合作,有摇船的,有生火的,有剥豆的,很快就吃上了令人难忘的罗汉豆。同样令人难忘的还有煮豆吃豆的场面。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会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双喜考虑问题总是很周到,考虑到八公公会骂。我们事先讨论出对策,做到有备无患、变被动为主动。
这个对策关系到去年那枝枯桕树。这枝桕树到底有怎样的来龙去脉,原文没写,但是读者能隐隐地感觉到,那多半是个不甚愉快的故事。
或许这枝桕树本来不该属于八公公,而是被他强占了去;或许他对我们许下了什么承诺,却没有兑现,所以我们临时给他取个外号叫“八癞子”;也或许他平时就喜欢耍赖,所以乡邻们私下里叫他“八癞子”。
总之,这群孩子有懂事的一面,也有顽皮的一面,顽皮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不好对付。
我们回到平桥已经过三更了。母亲早已在桥脚上等候了,原来母亲一直不放心,一直牵挂着我们。也不知她等了多久了。
第二天,“我” 睡到将近中午才起床,心里惦记着八公公盐和柴的事,可是八公公并没有找上来。“我” 想大概不会有事了,坦然了许多,下午仍然去钓虾。
万万没想到,就在我们钓虾的时候,六一公公找上来了。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六一公公的推理能力堪比福尔摩斯,发现自家的豆少了、还有踏坏的,有些心疼,眨眨眼睛就推断出是这班小鬼干的。面对六一公公,双喜理直气壮地说:“是的。我们请客。当初我们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在平桥村,一家的客也是全村的客。六一公公听说“请客”,又看见“我”,便不再追究豆的事。他笑了,说:“请客?这是应该的。”幸亏双喜思维敏捷,应对能力超群,三两句话就把问题化解了。
接着六一公公跟 “我” 攀谈起来,“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豆可中吃呢?”
“我” 说 :“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夸 “我” 识货,最后又送了一些豆给“我母亲”。
对六一公公的描写笔墨不多,只有短短的几句对话。然而,就是这几句对话把六一公公塑造得清晰鲜明,巧妙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他宽厚淳朴,热情好客。
平桥村有淳朴热情的乡亲,有和谐愉快的乡村生活,有情投意合的小伙伴。那年春天,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 和伙伴们去看了一场社戏。台上的戏并不精彩,可是我们看戏的过程却跌宕起伏、充满情趣,精彩极了!“我” 怎么会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