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这项政策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展得风风火火。
我所处的不过是个小县城,但校外小型辅导机构纷纷倒闭。而我工作的机构,也是步履维艰,随时面临破产倒闭,每天上门的,不是申请退费,就是催着尽快完成退费。
其次,家里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每天晚上六点半到家,吃完饭就无所事事,问她怎么不看书写字,说是作业已经在学校完成了。
这真是彻彻底底地“双减”。对于这种以作业为主的孩子,失去作业的压力,就只能原地徘徊,复习,预习,阅读之类的非硬性作业,是不会再花心思的。
但现实是,明年六月份就面临升初中的挑战,是上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还是上一个重点私立学校,差距有目共睹。“双减”政策的实行不会影响升学选拔考试,所以不能因为“双减”就开始放松自我,万事大吉了。
作为家长,你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不管政策如何改变,好好学习的宗旨不能忘,爱读书,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读书的目的
1、读书为了更好地发展
读书的目的多种多样,针对不同阶段,目的会有所改变,但中心都在于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小学,好好读书,为了上一所优秀的中学;中学,好好读书,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大学,好好读书,为了走上社会有更好地选择。
正是出于发展的目的,现在很多大学生并不满足于本科学历,而是未雨绸缪,早早就开始做考研的准备,毕竟研究生未来的发展力还是可观的,条件允许的话,每个大学生都不会错过的一次大考。
读书成就“股神”传奇。“股神”沃伦·巴菲特坚持自己的读书习惯,始终如一。他每天的工作清单上都会出现思考和阅读,并自称10岁时就读完了奥马哈市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相反,如果巴菲特失去爱读书的习惯,世界上可能就少了一个神话了。
2、读书为了人生活得通透
弗兰西斯·培根在《培根随笔》中详细地诠释了读书的目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简单来说,读书使人明智,明智才会活得通透。高尔基对于书籍感情独深,家中失火时,第一时间就是抢救他的书籍。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
杨丽娟,因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16岁就辍学,开启追星之旅。父母为了支持她,不惜卖房卖肾,而父亲终于不堪重负选择跳海。她本人也在2019年的采访中,表示,“如果重来不会那样”。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本该在校园里,勤学苦练,好好读书,已实现自己的人生夙愿,但正因为读书少,缺乏认知,走上歧途。
二、如何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著名作家曹文轩说过,“阅读是一种信仰。”若是孩子从小就把读书当成一种信仰,也就不会因为完成所谓的家庭作业就满足自我了。
1、要有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
读什么书?每天读多少?反思阅读的笔记怎么写?
小学生阅读量其实远远大于中学,第一原因还是作业量少,学校的负担比较小,自然而来就多出来大量的可支配的阅读时间。
这些自由时间,除去适当的体能锻炼,更多的还是应该安排阅读计划,读书的种类可以丰富多彩,家长可以适当参与计划的制定,毕竟孩子的思维还不够健全。
2、读书计划要有适当的奖惩
学习计划完成,家长负责监督评价。一个阶段,可以是一星期,或是一个月,针对孩子的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若是因为偷懒没有完成,也可以适当惩罚,但不可过度,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3、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家长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你可以拿着自己的书在一旁陪读,或是在孩子困惑的时候,及时进行思考引导,让孩子对读书的兴趣一步一步加深。如果能在阅读的反思环节中,加入符合场景的游戏,那就再好不过了。
结语:“双减”减的是学校和机构对孩子的压力,在此同时,也是拉开孩子的差距的关键时候,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孩子,在今后的升学考试中,成绩高下,一目了然。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学生更不能麻痹懈怠,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