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閒下來,終於有空看之前囤的書。看了《乖,摸摸頭》《我們仨》《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绛傳》《解憂雜貨店》。好像錢老有說過,一本書,如果只是讀了,卻不去思考,或者不寫一點東西,還不如不讀的好。昨天正好聽(視頻課)到台大的孫中興老師在給學生佈置作業,有說到寫讀書心得的三種角度:第一,最打動你的地方;第二,寫出自己相同的經歷;第三,舉出相反的例子。我也不是什麼文青,也就是想寫點東西。
萌發要寫點東西的必要念頭是在看了《解憂雜貨店》之後。當初買這本書純粹是看著順眼湊個單,對作者不了解(雖然以前看了半本他的《放學後》,早已對不上號)。後來耳聞他是以寫推理類見長,就抱著看懸疑小說的心態開始看了。打開書後,完全被吸引到想一下子看完。東野先生構架故事,設置情節,文字功底的能力我就不贅述了。最打動我的是他裡面的一些道理(自己可以百度經典句子),比如有關努力、堅持、選擇、善良,家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思考後,百度了這本書,就看到有人寫出“人与人之間的羈絆,会讓你知道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也会讓你找到前進的方向和努力的意義,是它讓我們不再孤獨,是它成为了我們一生都願意去背负的、甜蜜的負擔。”的感慨。
剛開始,我是很欣賞的。“羈絆”就好像是一種能牽扯著妳的關係,這個人有時候會帶給妳煩惱,讓妳舉手無措,但在內心裡卻是能給妳幸福和快樂之感的人。這樣一說,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裡很重要的人的樣子。這樣就讓我們突然間有了爆棚的正能量,好像我們每個人不只是為自己而活,也是為他人而活。
可,突然間,就覺得這句話好蒼白。我們每個人對與別人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妳如果說no,爹娘肯定會打爆妳的頭。那還有呢?我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重要到成為別人的羈絆。
所以,對這句話有著幾分懷疑了。
但,想起看的《乖,摸摸頭》《我們仨》,卻再度相信這句話了。很多人看了大冰的書都想過這種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的日子。的確,書中的那些故事確實會讓人有一種衝動:退學,辭職,背上包,上路。還美其名曰“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我要追求我的情懷”。我相信大多數人是被書中人的那些傳奇經歷所震撼,被義薄雲天的情誼所感動,被西藏雲南美景所吸引,被人性的善良所溫暖。大冰恰如其分地將這几者結合起來,在不斷感歎奇妙的同時,想把故事聽下去,還幻想著坐在火塘邊,聽著吉他和手鼓,與友人對飲青梅酒。這些人的故事,給妳一種感覺,就是要好好活下去。因為,人生還這麼長,而我們還有那麼多事情沒有去經歷。沒有爬過雪山,沒有見過洱海,沒有養一條狗,陪它一起長大,沒有去聽偶像的演唱會,沒有好好愛過,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
《我們仨》裡認識了學識淵博卻不太會自理生活的錢老,機靈討喜有擔當的錢媛,賢惠溫婉有才情的楊绛先生。“夫在前,妻在後。”“他們都走了,留下我打掃人間。”著實被兩老的故事所感動,不論是青年時的相識相戀還是年老後的相伴相守。特別是楊绛先生對錢老的扶持。或許兩老是彼此的羈絆吧。除了敬佩二老的學問,羨慕他們的相知相惜,讚賞三人的貢獻,最令人歎服的是他們的處事之道——淡泊名利,保持內心的寧靜。看了幾個錢老與女兒,錢老與楊绛的小故事,發現原來他們也是這麼地接地氣,這麼地幽默和可愛,就像普通人一樣。
也對,一個人,再怎麼厲害,他終究是個人。他會經歷悲歡離合,他會體驗酸甜苦辣,他也需要同伴可以傾聽他的憂愁,有朋友分享他的快樂,他也需要有人給他前進的力量,需要一個港灣偶爾停靠,這些都會成為他的羈絆。
最後,請積極認真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