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5岁河南少年涛涛谋划两年并最终弑母伤父的事件;
2011年3月,上海留日学生汪佳晶,向母亲索要生活费无果,在机场把母亲捅伤后险些杀死;
2012年3月,南昌青年高某某将母亲杀死,只因母亲平时对他的工资管的太严;
2015年7月,北大学生吴谢宇,通过高科技犯罪,把单亲妈妈谢天琴杀害后人间蒸发,至今没有归案;
2016年1月17日中午,放学回家的浙江省金华四中高二学生徐力吃过中饭后,因不满其母对他的严格管束,趁其母不备之机,用铁榔头向她头部猛击,导致母亲死亡;
2016年,16岁的女孩陈欣然囚禁母亲8天,致其死亡;
2016年9月,26岁的留美中国学生龚宏伟,在美国公寓将母龚柳云杀害,并将尸体肢解7袋,存放在家中冰柜,八个月后,向警方投案自首;
2018年11月22日,山东一小区内,24岁的大学生小刘,将陪读的母亲王女士杀害;
2018年12月2日晚上9点,湖南12岁的小学生吴兵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持刀将母亲杀死,指认现场还在笑。
这上面的每一件血案,都是含辛茹苦的母亲被自己最爱的孩子所伤害,乃至付出生命。
宁要要饭的娘,不要做官的爹,这是老辈的人传下来的话,只要娘在,家就在,只要娘在,孩就饿不死,应该说妈妈是这个世上最爱自己的孩子,也是最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但是上面的桩桩血案却不到不让人深思!
1
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改善孩子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们都是在竭尽全力的拼命赚钱,于是乎,把孩子交给了长辈来照顾陪伴,即使在身边,下了班,也是没有精力真正的陪孩子玩耍交流。
研究表明,婴儿在2岁之前,由母亲陪睡,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孩子的童年时期也是情感和信任的建立期,这就是为什么谁带大的孩子,永远对谁亲的缘故。
我们上面的案例,施害者或多或少都缺少对父母的信任,也缺少安全感,父母的陪伴不光是在孩子身边就可可以了,而是要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以及朋友般的相处。
对孩子的真正负责任,不光是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帮助孩子建立起阳光乐观独立的人格至关重要,精神的富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光要爱孩子,还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爱,感觉到我们的信任。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是最健康的,哪怕遇到困难,也会乐观的面对。
2
中国的传统观念,家长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什么要说成财产呢,因为财产是没有思想,没有决定权的,他的去留,完全由主人说了算。
但是我们的孩子是个人,一个有思想,有自主意识的人,不能说你生了他,养了他,他就要一切都要听你的,哪怕你是真的想保护他。
曾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孩子只是通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个体,不是我们的私有物,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思想和愿望强加到他们的身上。
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件事情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不能一味的以家长的姿态,居高临下的对我们的孩子横加干涉,时间一长,自然会形成与孩子的对立面。当孩子的行为,存在危险或不当的时候,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不能一味的批评,我们可以从我们的经历和社会经验角度给孩子劝解和引导,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的态度。
当然,这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关键的时刻要适度的引导,要告诉孩子,我已经给出了我的建议,至于怎么做,还是你自己决定,至于结果如何,也是由他承担,慢慢的孩子就会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态度。
12岁的吴兵杀死母亲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吴兵:为什么要抽烟?““我们班几个同学也抽。”“你把你妈妈杀了,你认为错了没有?”“错了……但是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那以后怎么办?”“学校不可能不让我上学吧?”
可见,在这个12岁的孩子心中根本没有所谓的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概念,实施了行为,后面的事情与我无关了,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一种观念,你的任何一种选择和决定,都会有一个结果,好的或者坏的,但是不管怎样,都要你自己去承担,没人可以替代。
3
徐力案件发生之后,浙江省江山火车站吴淑珍等86位群众和职工联名向省高院写信,其中有25位是女性,这封激情洋溢的信发人深省:“徐力之罪,罪源何处?本人?家庭?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不当和学校的素质教育跟不上,造成了徐力心灵上的畸形与扭曲的人生,与社会这个大家庭也是分不开的。”
人们眼中的徐力是一个讲文明、懂道理、讲礼貌、尊老爱幼的好少年,在学校是个好孩子,在我们心里也是个好孩子。
学校注重应试教育,对素质道德方面的教育比较少。家庭中父母‘望子成龙’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逼子成龙’的做法,社会上人员下岗、工作竞争也使他产生思想负担和压力,这些都是徐力产生犯罪的原因。
但是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真正缺少的是一种抗挫能力,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
比如,同一个问题,中西两方的家长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当孩子问及“爸爸,我们家有钱吗?”之类的问题时,一位美国的爸爸是这样回答的:“我有钱,但是你没有。因为我付出了劳动,我通过自己的奋斗积累了财富”。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到中国的家长身上,孩子更可能听到这样的答案:“我们家很有钱,这些钱以后都是你的”。
独立人格的塑造不仅会扩展人的自由、发扬人的个性,还会帮助我们建立健全的社会意识。,美国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是建立在美国特有的社会模式之上的,这种社会模式来自于历史长期的积淀。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们并不能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生存环境,但是,我们并不能放弃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毕竟,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A、生活教养
自律是孩子走向独立的首要阶段,美国的家长自小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场合应有什么行为,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而影响别人,不随意触碰别人私人物品等,孩子从小受这种环境的熏陶,便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长大后也自然不会太过任性。
B、减少对孩子的生活帮助
美国孩子在出生七八个月时就开始尝试独自进食,日常也是独自一人或与周围同伴一起游戏和玩耍。在玩具玩坏之后,父母一般会鼓励孩子尝试自己修理。孩子很少会整天缠着父母,慢慢便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C、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
美国父母时常带孩子出入陌生场合,使孩子逐步学会适应陌生环境,同时学会在陌生场合的自我保护,嘱咐孩子牢记常用电话号码,比如父母电话、家庭电话、警察、消防、急救电话等。
D、学会求助
在孩子无法独立完成某件事的时候,美国的父母会鼓励孩子向周围同伴求助,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求助中获得认同感,同时避免孩子因受阻而情绪消极。
4
我们还应该发现为什么这些案件当中的受害者基本上都是妈妈,可以说我们中国的妈妈是最累的,也是最伟大的。
在中国如果一家人出门带孩子,往往都是妈妈担负看孩子的重任,而爸爸背着手惬意溜达,妈妈拿着大包小包还要推着婴儿车,但是在国外恰恰是相反,往往都是爸爸出大力看孩子,妈妈只负责美美哒就好了。
为什么中国妈妈累,因为中国的爸爸“父爱如山”,因为爸爸经常坐那一动不动跟座山一样
但是一个家庭不光要有母爱,还要有父爱,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得母亲扮演了双重角色,自然也加剧了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
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只负责赚钱养家是远远不够的,当代的女性,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家庭,可以说是超负荷运转,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耐心和精力都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父亲,这是应该做好中间的衔接,在孩子与母亲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润滑作用,和调节功能。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负责的态度,抗挫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只要过的幸福,快乐,知足,做什么工作又有什么关系,赚多少钱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