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妈呀,这是小唐同学的第二次作业。没错!我又来了,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从张淑娟老师的《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小课堂上get到的大知识点。咱就是说啊,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那些年一次又一次的拖延里原来藏着我不知道的秘密,那这个秘密是什么呢?还不快来看看!
总体要求:对于这门课程中的知识点,选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刻意练习(不同报告知识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展示自己从“知道”到“做到”的刻意练习能力。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作答要求:选一个我们课程中的知识点,详细展示,并标明出处)
啥是“隐性拖延”?拖延还分显隐性?隐形拖延又有多隐性?在这一次的课堂上,小唐又㕛叒学到了许多小知识。不过令小唐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拖延”。有人会问,“拖延”有什么好令人印象深刻的呢?哎嘿,那就是你不知道了吧,“拖延”还分两种呢!它分显性和隐性。在今天之前,想必很多人都和小唐一样,并不知道原来拖延还分显隐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拖延不就是不去完成定下来的任务吗?还有什么隐性拖延,简直就是胡说。但其实不然,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知道了,不只是你不去做才算拖延,就算你去做了也有可能有拖延。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拖延呢?
拖延,读音tuō yán,汉语词语,意思是超过计划时间,不迅速处理;延长。[1] 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也就是说,拖延延长了我们完成目的的时间。所以,即使我们去做完成目的的动作,但是没有在有效的时间里完成目的,那么我们也很有可能存在隐性拖延!
(2)我是怎样用它的?(作答要求:展示上述知识点是如何指导自己的学习的,要求有时间、地点、具体的知识、自己之前的做法、优化后的做法等)
之前的做法:
时间:某个周三晚自习
地点:同和422
目的:完成物理作业
具体过程:第一步:打开大物作业,做呀做呀,嗳,这个题好难呀,不会做。那就要做下一道吧。盯着作业本十多分钟,嗯?又不会做,问室友!室友就是拿来问的呀!室友拿过我的作业本去做。那么这段时间我就要开始发呆了。室友开始讲题,这个知识点不太清晰呀,难过我不会做,为了防止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得去看课本,熟悉知识点。打开课本,开始看起了知识点。看呀看,下自习了……
最终结果:模糊的知识点依旧模糊,作业就做了一半。哎呀,真是惨呐!
小小的做了改善呐:
时间:周日晚自习
地点:同和422
目的:完成数学作业
具体过程:直接开始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依然去寻求我亲爱的室友小朋友,在她做题的间隙,继续做后面的题(知识点用之前“暂停”的办法在上课的时候弄懂了哦)。
最终结果:顺利完成数学作业,还顺便写了我们《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的这篇文章哦!
(3)我还想怎样用上它? (作答要求:设想新的应用情景,其他要求见第二问)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一拖再拖,或许我们自己都无法认识到我们在拖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阻止我们拖延。例如
在写文章时:一气呵成写完,放弃断断续续地写,在写完之后再进行修改。
在备考时:制定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划中的内容,并不缩短时间。
在准备出门时:减少不必要的臭美,定下出门时间,减少自己的磨磨蹭蹭。
当显性拖延遇到隐性拖延,我总会不自觉地忽略隐性拖延,对于我来说,改善拖延的方法就是单一去完成目标,不做多余的动作。那么你的方法呢?读完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你的哪些隐性拖延?你又想怎么去改善它呢?快来发表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