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难忘的,往往影响你一生
如果你问我,这二十多年来和父母相处印象
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我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去歌颂他们有多伟大,
虽然我知道,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讲,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应该给予他们高度评价
对于这个问题,在我脑袋里一闪而过的一个画面是:
我睡眼惺忪的从外婆家的院子里出来找妈妈,可是外面一个人影也没有,太阳都下山了
外婆告诉我,妈妈已经回南京了,在我睡着的时候,没有告别,我的心一下子有种失去全世界的感觉
我追着出去要找妈妈,从门前的小路一直走到沥青马路,路的那头一个人影也没有,那时候我还很小,小到一眼看不见马路的尽头,更不知这路会通向何方,至此,幼年的心里埋下了对未知的恐惧
这种感觉糟透了
我认为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睡着了,才让我错失和妈妈告别的机会
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我童年最深的阴影,我很少向别人吐露,我只记得那个时候和外婆说过我的感受,而外婆的做法像绝大部分大人一样,从屋里拿出饼干哄我开心,以为小孩子有情绪,拿点吃的哄一哄就会忘记
但是外婆不知道的是,我虽然还很小,但是我已经有成型的意识了,有自己的思想和对事物的认知
因为这件事情(当然也不全是,只是一个诱因),导致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一直不太会处理和父母的亲密关系
改变往往从自己开始
当然,我相信,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也是每一位成年人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之前没有系统的思考过,认为和家里人的关系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可当我发现,我和父母越来越沟通不下去,没有共同语言,沟通的时候不再客观的就事论事,更多的是情绪的发泄,同时,每当我不好的情绪发泄完,第二天又深深的自责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和父母的这样的相处模式是有问题的
我来这到这个世界,没有人问我愿不愿意,可是我来了。我第一次做女儿没有经验,可是我确实做了而他们又何尝不是第一次笨拙的扮演父母的角色?认清事实,接受事实,好过无谓的情绪发泄,内耗自己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
那么,我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首先,我从内心接受了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一切影响,过去发生了的,即是事实,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尊重其发生
我发现,当我接受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我对父母的情绪不再是偏激的、暴躁的,更多的随和的,甚至不由自主的把他们当成是我的朋友
注意了,这个时候我和父母的角色开始转变,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处理好原生家庭问题的第一步
其次,我开始试着理解父母的情绪,他们的言行的背后所表达的潜意识,我开始学着和他们的潜意识沟通,也许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这很玄学,但是经过我的尝试,我发现了一些成果
举个例子
我每天晚上吃完饭会去健身房健身,在我看来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曼妙的身材会带给我无限能量,我很享受
可每次我准备去健身房的时候,我妈总会说,这么晚了还去健身房,回来都几点了
然后等我健身回来之后,她就会准时到我的房间,对我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列举她各种渠道获取的不安全信息,想借此遏制我外出锻炼的基本需求
事实是我每次去健身房才八点左右,锻炼结束后到家也就十点,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晚,而且每次我回来她都没有睡觉呢,并不会对她造成干扰
如果是以我之前和她相处模式,我会一声不吭的等她把她的话说完,然后把她推出我的房间,把门关上,然后一晚上不和她说话,一个人闷在房间里
我拒绝和她沟通,因为我觉得她理解不了我,我说什么她都不会懂,为了避免无效的争吵,我只能保持沉默,并且把造成这样问题归因为代沟
而现在,当我放下对她的排斥时,我发现我能理解到她这种行为背后所反应的情绪:她对我的担心,其实是过多的把自己的内心的恐惧投射到我的身上了,这是源于她的不安全感
而这件事情的改变是源于一个契机,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晚上会在店里过夜,我去健身房的时间我妈基本是一个人在家。后来因为店里装修,我爸回来住了,那几天我妈没有再过问我去健身房的事情,每次只是到点了准时发微信给我让我早点回来
爸爸其实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不仅是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妻子的丈夫,是一个家庭可以依靠的存在,是一个家庭安全感的来源
我妈的安全感得到了满足,自然不会过多的担心我的事情
而我,与其言语上去承诺,不如用行动来证明
我会在每次去健身房的时候,告诉她我大概会几点回来,而且我都会准时的在那个时间段回来
自此,我满足了我妈内心的真实需求,她的安全感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不会在我的面前絮絮叨叨,我的耳根子也清净了不少,而健身让我变的更快乐了,可谓是双赢
现在,对于父母所作出的一系列行为和相关情绪的发泄,我更多的是以一种“抱持”的态度去应对,即:做的好的时候给予鼓励,当他们受挫时给予理解和支持
比如,每天早上我妈会早起给我准备上班时的午餐,而我每次中午吃完之后,都会给她发微信,告诉她,今天她炒的这个肉丝不错,晚上烧的这个木耳很好吃,今天她包的饺子同事抢着吃,羡慕我有这样一个好妈妈
以前她每次早起给我做饭,都会抱怨早起好累,每天都要想给我做什么吃的。但是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改变,她现在早起没有了抱怨,并且我惊奇的发现,现在她中午做的饭菜都是我喜欢吃的父母不是神,他们往往负面情绪更多,因为年纪大了,思想层面及认知会有很大的差别,对负面情绪的处理往往就是发泄到孩子身上,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共情
比如我妈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说一些家长里短的,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此时的我,什么也不会去做,只是安静的倾听,理解她的情绪,然后等她发泄完了之后,再夸她今天刚剪的刘海可真好看
当你学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跳出关系的牢笼时, 你才能真正意识到在这关系中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现在我与父母的关系还算不错,他们遇到不懂东西我会帮助他们,每天工作的时候我也不忘抽时间和
我妈聊微信,与她分享我遇到的新鲜事,现在我与父母的关系,亲情中慢慢多了一份友情
而我自己也很少再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不在迫于道德的束缚要求自己必须对父母如何如何,必须要听他们的话。父母也是人,他们的处理事情的方法不一定正确,而作为子女首先要学会独立,从不依赖父母开始,听从内心的感受,外在的一切不过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信条,大可不必理会,你想如何去处理,跟随自己的内心即可
在关系中疗愈自己,同时疗愈别人
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其中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的随之改变。
与原生家庭和解才是处理一切亲密关系的开始
当你对你现在的处境不满意时,与其让自己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不如接受现实,从改变自己开始,或许你会发现,生活给你的并不是磨难,而是包裹着丑陋外衣的巧克力。那些迷惑人心的外表,不过是生活的障眼法,只是为了考验你的内核是否足够坚定,修炼自己的内在价值,永远不要为任何人、任何事放弃成长
心理学注重对自我的疗愈,而人类身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也就注定了我们在关系中被疗愈,同时我们也在关系中疗愈别人。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变得很糟糕,也不必被当前的负面情绪所操控,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与之和平相处
永远记住:改变从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