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家三口乘公交车到武汉大学游玩,在车上可乐兴致勃勃地拿着我的手机看导航,我突然想起有个急事得在手机上处理,着急的星星之火在心里飘荡。
我试图说服:“宝贝,妈妈有个急事得在手机上处理,先让我处理了,再给你看导航。”
可乐斩钉截铁地说:“不可以!”
我顿时感到委屈又生气,为了保持“成长了的妈妈姿态”,把情绪憋回去。继续温柔地游说,其实是对儿子的另一种挟持。
在类似的事情上我固着了一个思维模式:先赶紧处理我的急事,这是正事,等我优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再还给你自由(儿子)慢慢做你的事情。这是一种看似尊重的不尊重,看似自由的束缚。
我以我需求的正确性合理性作为控制,投给了儿子,儿子不愿意配合,就成了众人眼中“任性的孩子”,我还是那个“好妈妈”看上去温柔地对待他,不吼不叫。暗地里把自己的不好,让孩子都接着,折腾了孩子。
细细回想,我当时需要处理的事情真的那么十万火急吗?并不是的,只是我图方便遮遮掩掩去使用大人的权威。
同时成功把先生俘虏了,站在我这边,以“不可以这样对待妈妈”的方式向儿子灌迷汤。
到站了下车,可乐笑眯眯地说:“妈咪,我现在把手机还给你。”
我欣喜若狂,得意洋洋自己的“教育”积累得如此成功,儿子是“受教”的!亲切地回应:“好啊,谢……”,还没发出第二个“谢”字,手机已经啪啪掉地上,脸(屏幕)朝下!在可乐松手的一刹那我看到他的迷之“奸”笑。
我本能地吼了一声迅速捡起手机查看屏幕按键等等,怒火节节上升,非常挫败!先生一直追问我是不是可乐故意摔的,他下车比我们晚一些没看到过程。
当下我无法马上回答,脑子在高速运转着如何回话才能继续保持“好妈妈”形象。我把怒火挫败憋回去,压抑内心的躁动弯下腰向可乐挤出六个字:“下次不这样了。”
我这一举动马上让先生解读成功“是可乐故意摔手机”,先生一轮严肃认真的说教,让儿子跟我道歉。唉,剧情完全按我设下的套路走,心里满溢着邪恶的满足感。有先生替代我做这个坏人,指责儿子的行为,并发出我很想做又碍于面子不能做的“道理教育”。可怜了我亲爱的。
在孩子的事情上我确时常常把坏人扔给别人做,这一点今天给认认真真揪出来了。感谢全年陪伴成长小组两位老师的神助攻,以及伙伴们的案例。我是从老师解答别人的困惑中得以更深化这一点。
觉察的发生是半年前的事,从觉察走近接纳走了半年时间。这段时间没有特别做功在这个课题上,却让我惊喜地发现一切都是积累进行时!
这半年的成长积累等待的是今天的小突破,下来就很有动力去改变,从每一次的发生中及时刹车,在细节上下笨功夫,一次次地练习。
我们去修的每一个点都是重复着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这简单却非常有意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