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该作品是由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编剧并执导,于1994年在法国上映,不得不说,该片的诞生曾轰动了当时整个时代,观众无不被电影所传达的那份温情所感动,影片上映之初也被打上了“爱情”的标签,在多数看众的眼中,该片也成为了一部经典的爱情片。
在我初看影片之时,也是抱着看爱情片的态度去观赏的,但直到我看完全片,我才发现,它并不只是爱情片那样的简单。确切地说,我从中发现了很多其它东西。
12岁的少女玛蒂尔达是学校的问题少女,她的父亲生活作风糜乱不堪,因此玛蒂尔达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姐姐对她态度十分恶劣,时常大打出手,而她的后妈,她姐姐的亲生母亲,在面临两姐妹的矛盾冲突时自然更偏袒姐姐,他的父亲不务正业,靠毒品走私为生,自己也时常吸食白粉,同玛蒂尔达的姐姐一样,对待自己的女儿经常用暴力解决问题。一家五口人,唯一让这个可怜的女孩觉得欣慰的便是她的弟弟,她将所有的关爱都给这个小弟弟,却忘了自己也是个需要被关爱的孩子,两个人在这个冰冷的家庭中互相取暖,勉强度日。
或许是上天可怜这个仅12岁的孩子,让她遇见了外表冰冷,内心却十分柔软的杀手莱昂,莱昂是纽约的职业杀手,他的“清洁”手法神出鬼没,杀人于无形,这个平常只喝牛奶、定时健身的自律男人,在收留玛蒂尔达的那一刻就已颠覆他以往的作风,玛蒂尔达的家人死于一场毒品走私纷争中,莱昂在家中猫眼内看到了一切,直到玛蒂尔达出现在走廊,玛蒂尔达走向他的房间并敲响门求莱昂救她,他本可以完全不顾这个孩子的死活,因为他的工作性质,他很清楚多一件无关自己的事就会多一份危险,可是他灵魂深处的温柔与善良又无法容忍看到一个12岁的孩子在他眼前死去,于是,他打开了那扇门。
当镜头在玛蒂尔达含泪的脸上给出特写,门开了,透过窗口象征希望的光束照在她的脸上,莱昂救了她,从这一刻起,两个人的人生便注定不再平凡。
莱昂不是没有纠结过,他深知自己在犯错,在置自己于危险的边缘,但当他将枪抵在熟睡中的玛蒂尔达头部时,他知道,他下不去手。莱昂就这样收留了玛蒂尔达,玛蒂尔达教莱昂识字,莱昂教她做一名杀手,两个人都从彼此的身上感受到了纯粹的感情,莱昂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马蒂尔德感受到了久违的爱,他们彼此互相关心,共同度过了短暂的幸福生活。
电影以独特的手法,将莱昂的工作性质,沉稳,冷静,冰冷的气场用古典的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打破常规杀手激进的配乐,这缓慢的节奏反倒更衬托了杀手本应无情的本性与莱昂柔软的内心。影片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在一个犯罪模型的框架中加入对人性善恶的深度探索,这种厚重的表现形式,将男女主角的背景与二人的情感表现得更加立体,惹人回味,在紧张刺激的剧情演绎中透出电影的主旨与意义。
影片的前后对照戏剧性也极为强烈,莱昂因为初恋,杀了第一个人,走上了杀手这条路,却也因为一个女孩死亡,结束了他的生命,这种开始与结束的因果都逃不掉为爱情牺牲的命运,着实让人唏嘘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莱昂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凶多吉少的时候去找他的老板汤尼,告诉他若今后自己死去,希望寄存在汤尼那里的所有资产都可以给玛蒂尔达,汤尼说请他放心,自己会比银行还要靠谱,会好好保管他的资产并会遵守诺言,但当莱昂死后,玛蒂尔达找到汤尼,汤尼却还是用那套说辞来搪塞玛蒂尔达,并告诉她不想再看见她,剧情演变到这里,我的愤怒与悲伤不亚于莱昂被警察史丹菲尔设计害死的那一瞬间,人性的善恶在这部影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怜的莱昂,用自己的生命在为他的老板工作,而他的老板其实一直在利用他,骗取莱昂用生命换来的金钱。
最后的玛蒂尔达被迫走入收容所,在收容所的门楼,那些同样是孤儿的女孩们坐在石阶上抽着烟,不屑的看着玛蒂尔达的画面同样让我心惊,可怜的12岁少女,冰冷的家庭带给她的黑色童年,已然成为她一生的阴影,在碰到温暖的莱昂才体会到短暂的爱与快乐,在进入收容所的那一刻,玛蒂尔达又会遇到些什么呢,那些同样在收容所的少女,又会怎样为难新来的玛蒂尔达呢,镜头的这个伏笔让人不安,虽然并未道尽说明,可一切早在这不超过一分钟的镜头中交待地明明白白。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用独特新颖的镜头表达,将围绕大叔与萝莉之间爱情的人性善恶体现得更加立体,突破传统影视作品中常规的表达方式,运用不同角度剧情的转化与恰到好处的配乐,令人感动不已,我喜欢这部作品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它是真实的,剧情不以童话故事般的结尾收手,剧情的整个发展直至结尾都是那么真实地反应人性的黑与白,与当下社会现状契合,我们并没有看了一场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故事,而是感受灰姑娘在其自身命格中跳跃出的迷茫,悲痛,幸福与遗憾,这部作品,它是接地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