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拿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准备好笔记本,开始啃硬骨头。
一直把读教育专著称为“啃硬骨头”,不止要有耐心,还得舍得用大把的时间,一点一点的钻研领会,才能吸收其中的精华。
文章开篇是前言,详细介绍了作者和他的教育思想,还能看明白,但看到正文部分,咋就感觉跟看天书似的。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成句子就读不懂了,于是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真笨,这句子都读不懂。
读书时听到空调的噪音,感觉今天声音特别大,关了!凳子咋也不舒服,换个凳子!笔也不好用,换支笔……这些都弄好了,再读,还是云里雾里的,有些句子能看明白点了,可总不能和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这书读的有点郁闷了。
一上午时间就在不停的折腾中过去了,下午继续读,开始几页还可以,可一会听到楼上训孩子的声音,又把我的注意力打乱了。于是拿起书来大声朗读,看谁的声音大!声音再大也不管用,还是记不住,看不明白!
书看不明白,心情也变的烦躁起来,放弃,就这样认输了,心有不甘。继续读,可又读不明白,一句话反复读三五遍还是不很清楚。
总以为自己有一定的定力,能安静下来读书,也能读明白很多书,今天才看到自己的无知,内心的那种纠结无助让我找不到自己了。
忽然间理解了我的学生,有些学生真的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作业不是不想写,而是真的不会写,数学课也想认真听讲,可真的听不懂了,每一节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磨难,都是痛苦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