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三天假,一天去图书馆,二天在家死宅,本应好好学习的,却还是没绷住,把几部要收尾的剧看完。还看了几个综艺节目,这其中包括《奇葩说》第四季,头二期的辩题还不错,蛮吸引我的。尤其是第二期黄执中针对“奋斗城市污染严重走吗?”主题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
看了黄执中的发言后,深感为什么观众称他为辩神是有道理的。整场看下来,就他和陈铭的论点,高瞻远瞩,格局很大,魄力也很够,一下子拉出与别人思想上的距离,有深度有高度。特别是黄执中提到,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把讨论的这个选择,看得那么重。选择在哪座城市奋斗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是现代人,活的是个气体,古代人活的是个固体,安土重迁。现在交通这么便利,是个地球村,想去到哪里,其实都很方便,不必把选择离开或者留下,当成生离死别。
我为什么这么激赏他的这番言论,是因为这些年,我本身也在实践这样的理念,陈旧的观念一点点在被打破重塑中。在深圳生活工作的人,大多数是从外地来这里寻找理想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过着漂泊浪子的生涯,早把他乡当原乡。故乡在心里,是根,也是一个深藏在心底的梦,虽想念,但却无法回头。
这种游子的感受,还真是有共同经历的人才能体会一二。所以,如今工作中也有和本地人共事,偶尔也会换位思考,本地人在思考什么,他们想要追求的梦和我们一样吗?想破头,还是觉得有隔阂。有些情绪,有些感受,非深入交流无法体会。
我从家乡来到深圳,带着巨大的融入骨子里的漂泊感。直到这几年这种漂泊感才渐渐消失一些,或许是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有了归属感。反而回想起家乡,象隔着一层膜,再也回不到当初。曾经自我调侃,当这种无处不在的漂泊感紧张感消失以后,我是不是需要去到国外生活,才能重新激活那种感觉呢?那种时时刻刻紧繃着的战斗姿态,没有一刻可以放松,象一个战士随时准备着上战场,活得无比用力。
安替老师曾经说过,让我们到时间的源头去,去北京,去纽约,到这些信息的发散地去,站在这些信息的置高点。我深以为然。尤其这几年每年都要去北京考试学习,更加帮助我消弥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鸿沟。我不觉得周末到别的城市学习有什么不妥当的。坐上飞机,或者高铁,二三天就一个来回,回到家照旧如常上班。
当我逐渐习惯在各个城市间任意穿梭时,也证明有一些限制在被我打破。地域间的距离,从来不是阻碍,真正的阻碍来自你的自我设限。记得之前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中,也有一位学霸,人在广州工作,每个周末到深圳学习,很勤奋。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做到,想要学习新东西,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任意穿梭时,我的格局和境界是不是又高了一些呢?我是不是又拥有了别的可能性。人的成长,永远和自己的格局与眼界系系相关。你站在什么位置,你能看到的视野就仅代表你当下所能看到的。
所以,我们要一直努力,不放弃,要尽力让自己站在更高处。因为,只有站在更高处,我们的心才不会被有限的视野所遮蔽,我们才可能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我们有翅膀,我们要拼了命的飞翔,飞到自己目力所及的最高处,那里才有最壮阔、最美丽的风景。做个彻彻底底的国际人,才是我的终极梦想,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