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是在今年春节才开始的,抒情的说事的长篇的短篇的几乎都看了;现在想想才疑惑那时候怎么会有时间看了那么多小说,似乎白天的游玩丝毫没影响到夜晚独自沉浸在他小说里的天地。不知道是喜欢看推理小说才会喜欢东野圭吾的小说,还是喜欢东野圭吾的小说才喜欢看推理小说;大约是后者居多吧,至少知道在看他的书之前是看不下福尔摩斯的。
看的第一本书是《白夜行》,是一篇超长篇小说。看书不慢,可也花了足足两天才看完。想看完平凡的世界三部曲也才看了两天,一本竟抵上三本了,大约真的是极细嚼的看吧。看之前没听说过,全凭喜欢这个名字就看了,不喜看书之前看简介,觉得那会局限脑海里的想像。可会很认真的根据书名去猜测,白夜行?行走在白天与黑夜的罅隙间?还是光明里的阴暗面?但往往也只是猜测而已。小说给的往往比自己猜测的要让人惊艳得多,让人惊艳的东西往往比让人惊讶的东西讨喜得多。
看完后欢喜了很久,才知道故事可以这样来叙述,推理小说可以这样来推理,全文只是很细致的说了一个案件,牵扯多年的案件。文案里没有那些神人般的侦探家,犯罪心理分析家或英勇 无敌的警察。 小说中只有一个勤勤恳恳工作,执着追查真相,平凡得一无是处的小警察而已,没有过多话语来形容这个小警察。全文也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和跌宕情节和烘托渲染气氛,吸引读者,吊人胃口。只是真的很平常的在说故事,像一个迟暮老人用极慢的语速讲故事一样。看的时候脑中浮现的是作者抽着便宜烟草,眯着眼跟人说“看不看是你的事,怎么写是我的事”的情形。觉得能这样写书的人定也是自我而随性的,只求娱乐自己,不求取宠大众。想着也就更欣赏他了。
写的平常,说得平常,故事却不平凡,故事里的犯罪者更是不让人觉得厌恶。可怜怜悯之余更多的却是欣赏。这也是东野圭吾小说的魅力所在吧,没有罪恶滔天的杀人魔或心理变态着,这应该也是人性的魅力所在吧。
看他的第二本是《嫌疑犯X的献身》一如既往的朴实讲述,故事开头每讲多久能让读者猜到嫌疑犯是谁了,不同于其他推理文,让读者惊诧最后犯罪者是谁。而是早早全盘托出嫌疑犯,把乐趣放在如何证明推理这个X的作案方法手段,好缉捕归案。看完后更是欣喜异常,才知道书名中的“献身”与“现身”的不一样。去学校后跟舍友讲了东野圭吾的三本书,三个故事。并没有过多的人把热情放在这个故事,疑惑自己却是最喜欢这个故事的。想想可能是看的人与听的人感受不一样吧,更多的可能是讲故事的人并没有把这个故事的好用语言描述通透。
还有一本是《秘密》,这本书的妙也绝非是三言两语能说得了,不用“好”字而用“妙”字,相信听过的人或看过的人能明了。自知自己的语言水平是形容不出它的妙的。在这里只能说,它定不辜负你对它的期望。 没写过读书笔记,看的很多喜欢的书很是希望去分享给更多的人看。知道那些与我至真相处过的人明了自己是个不喜与人聊天的人,最是个适合与墙说话的人吧,墙会不会说话并不重要,当然更多的是喜欢独处且沉默不语,自我而随性,不乐观却知道要向阳生长,即使这样,还是有想分享生活中美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