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几年的时候,郭敬明还在北京,刚出版了《梦里花落知多少》,终于成了中国最红火的80后作家,青春派的。
那个时候的初中生没读过郭敬明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青春期,没为了郭敬明的小说流过泪不懂什么叫青春的疼痛。
那时45度角仰望天空是文艺青年的标志,一点不装逼,心中默念一句:“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就把自己惆怅得半死,回头就能写一篇似是而非的日记。
现在可能不好意思看了,但当时是真感人。
后来这本书成了郭敬明的人生污点,但他早在此前逃离了北京,这部作品的京腔风格可能是他创作生涯里的绝唱了。
郭敬明自尊心极强又记仇,他不会去揭自己的伤疤,更不会因为自己“受伤”了还道歉。他自负又自卑、强大又脆弱,但是没关系,他有钱,他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了。
郭敬明喜欢繁华大都市,从北京到上海,他从来不写四川老家。掐饶雪漫的时候一点同乡情都没有,仿佛要极力撇清关系,证明俩人不是一个路数的。不幸的是读者却是同一个群体。当然后来他还是成功了的,毕竟拍出了《小时代》成为了大名鼎鼎的郭导,饶雪漫也有《左耳》,但电影远不及书当年的轰动。
显然,郭敬明喜欢上海远胜于北京,毕竟上海能买汪精卫四姨太的别墅,北京买不了宋庆龄的故居。郭敬明喜欢实际的利益远胜于浮夸的吹嘘,北京人喜欢吹牛逼远胜于干实事,这种三观上的不同使郭敬明非常讨厌跟北京的大老板吃饭,转而去吃沪菜了。
《悲伤逆流成河》就直接流进了上海的弄堂,现在来看这部作品名字比内容还火,这种题目在当年就是典型的郭敬明才能写出来的,只有他写出来才不会沦为非主流,一大批读者朋友们跟着一起悲伤了好久。
2007年的时候高中生怀孕堕胎大家看了是会哭的,现在就剩下骂了。高中生还是那个高中生,一腔热血撞南墙,读者却已经冷静了,青春离去后必须保持恒温才安全。
林岚说现在的我终日奔走在喧嚣的社会里,其实我很想回到学校去。
易遥说只要你把自己当作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东西可以伤害到你。
当然她们最后都死了,在郭敬明的世界里,易遥自杀了,林岚被抹杀了,他也从此一脚迈出校园走进了社会。
再见就是《小时代》系列,这时郭敬明的书迷已经长大了,但他的影迷还小。
娱乐圈的生活对郭敬明来说游刃有余,他早就为这一天准备太久了,如今不想当导演的作家不是好编剧。
郭敬明带领着一批流量走向流量的巅峰,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电影行业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公布角色像后宫选妃一样让粉丝们春心荡漾心神不宁。郭敬明出品的原著和剧本显然完整性高于其他IP,成本上也是完全不怕花钱就怕看不出花钱,至于导演和演员的能力,出现在演职员表上的名字远比实质内容重要。
《爵迹》的票房悲剧让郭敬明哭诉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其实真不是他的错。
“流量这么多,爆了算谁的?”
是各家粉丝太精明了。
书迷才是郭敬明的,影迷是明星的。他被几亿票房哄骗了,以为自己真是个导演了。
当然,书迷肯定给他花不了这么多钱,所以弃就弃了吧。
郭敬明的工作压力很大,身体一直不好,情感上也比较极端,不知这样是不是比较容易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的小说几乎没有不悲剧的,但他的生活总是尽量寻找快乐的。
每个人追求的快乐不太一样,郭敬明显然喜欢物质,然后是情感。所以他先有钱,然后养金丝雀。
郭敬明和他的金丝雀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国内舆论不太喜欢讨论性取向,大部分人觉得事不关己还有点恶心,剩下的人基本也说不明白,最后只能骂起来。然后整个事情就沦为《知音》的故事了,阅后垫床脚。
郭敬明也有正经的男朋友,至少被大家知道的就有两个,就是这一前一后差别太大,让人觉得太翻脸无情了。
不过无情也不算什么,至少还有过情,性骚扰就是无法了,所以这时候连那大部分人都不能忍了。
公关能让这件事下热搜,但对于郭敬明来说这件事没完了。就像当年的抄袭事件一样,否认、赔钱、坚决否认,但庄羽赢了。
郭敬明这么多年不能说没有长进,但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他喜欢冰冷的不朽的东西,又渴望温暖的虚幻的情感。
《最小说》有一期赶上了郭敬明情感泛滥,书都要下印场了加急换封面,硬是把朱梓骁的大头照放了上去,导致整体画风奇幻异常。
这个行为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郭敬明突然来了灵感写下的那首诗,被印在了那期期刊的首页。
是一首情诗,通篇以“我希望”开头,像一段恋人絮语,也是他那时最大的期盼。虽然最后逐一落空,连朱梓骁这个人都被封杀了。
但铅字是永恒的,竟然还有些温度。
那时的郭敬明25岁,定位写的是作家、主编,居住地上海。
郭敬明说了很多,希望帮你吹头发、剪指甲、逛街、用一样的香水……最后的落脚点定格在了“我希望你真的爱我。”
他一直也是这种希望,只不过他需要的太多了,又不能接受落空。
他生命中出现过的人或许都真的爱过他,他笔下的人物、他的读者、他的朋友恋人、他的粉丝影迷,他最终都把他们烧成了一团火,和自己一起葬在了那场上海公寓的火灾里。
终于觉得温暖。
我希望你真的爱我。
而大家只想平安地活着。
——文/一秒